《中国机长》飞机一比一、乘客有原型、每个屏幕数据都是真实的( 三 )

那么又引出了网友的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安排杜江爱人这个角色?实际上这个角色的设置主要是体现在中国民航工作者中的一个现实现象——“双飞”家庭 。

“双飞”家庭一般是指夫妻两人都是执行民航飞行工作的家庭 , 此前有新闻报道过重庆航空的一对夫妻 , 丈夫是空防安全员 , 妻子是客舱乘务员 , 两人从业11年中 , 只在家共度过一次春节 。 他们即使在机场擦肩而过 , 也因为工作原因无法有太多交流 , 大都是这边刚落地 , 那边已经起飞的客观现实 。

电影中当得知3U8633失去联络时 , 杨颖所饰演的杜江妻子在电影中的身份也是乘务长 , 当时她在地面双手握紧手机焦急等待的心情 , 也真实体现了双飞家庭的客观事实 。

其他诸如乘客中的一对情侣、藏族同袍以及两名外国友人 , 全都是还原3U8633当天飞行时机上的乘客情况 , 剧组真的非常细致 。

更细致的是飞机和仪器数据

执行3U8633飞行的机型是空客A319 , 机身长度33.84米 , 宽3.95米;客舱长度 23.78米;两级客舱座数124个 , 单级客舱座数142个;最大油箱容量29840升;最大飞行高度12000米 , 由法国空中客车工业公司制造 。

为了完整体现驾驶舱、客舱和尾舱在发生颠簸时的最真实效果 , 剧组需要1比1还原A319飞机的各个硬件细节 , 这一任务由西安飞豹完成了整体模拟舱设计 , 飞豹一共组织了一百多个工程师、计算师来一起完成这个任务 , 最终在《中国机长》里实现了“三舱联动”的新技术 。

电影中我个人对于饰演西南空管局塔台管制室带班主任的演员冯文娟印象深刻 , 其中那一句“很高兴听见你们的声音” , 让很多观影者最终泪崩 。

《中国机长》中出现了西南、重庆、成都多个地区的空管部门进行实时对空指挥 , 别说电脑上显示的雷达信号、飞行计划、航空器方位、高度等数据 , 就连饰演空管工作人员的阚清子都未被多数人认出 , 但是剧组依旧保持尊重专业、致敬专业的态度 , 拍摄影棚模拟民航空管局塔台屏幕上的数据均参考了3u8633当天飞行的真实数据 , 不仅如此工程师还必须还原3u8633航班当天各时段其他临近空域的所有航班情况 , 记录其出现特情的时间点、航空器姿态 , 再加入二次加工的剧情 , 这个过程需要非常细致的反复确认与调整 。

因此《中国机长》这部电影 , 无论是出现在候机楼里的航班信息、指挥中心里的雷达信号以及塔台屏幕上的数据全部都是高度还原 , 还有谁质疑这部影片的诚意?

这些细节是编剧一辈子也编不出来的

当由张涵予饰演的机长经历了34分钟的危险飞行后 , 成功将飞机安全备降在成都机场时 , 还坚持将飞行滑行出跑道 , 不影响其他已经被延误的飞机飞行 , 说了那句“别影响早高峰”的话 , 只有真正身系机场、拥有丰富驾驶经验的机长才会在下意识里完成的动作 , 这句话是编剧一辈子也编不出来的 。

也正是看完整部影片 , 大家再回顾电影看头机组人员所说的那“三个敬畏”: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 , 才发现了这十二个字的真正含义与价值 。

一些花絮

据说在川航3u8633事件后 , 民航部门组织了十几次的模拟推演 , 模拟结果全部是机毁人亡 , 以此可见机长以及机组所有人员当天完成了怎样的一项奇迹 , 有航空专家称“整个过程中有36次犯错误的可能 , 每一次都是致命的 , 但他一次都没有犯” , 他不是在模拟训练的时候没有犯 , 他是在挡风玻璃破裂舱内释压缺氧、驾驶舱温度下降至零下四十多度、副驾驶半个身子吸出窗外、客舱乘客安全状况未知、仪表盘半数数据失效肉眼驾驶、与地面失联的多种情况下没有犯任何错误 , 这种坚毅的精神和果敢的决心以及精准无误的操作 , 是那些没有观看影片 , 或只看影片不了解背后故事就去写影评的人无法体会得到的 。

截止到此篇文章发稿 , 《中国机长》票房已经达到9.2亿人民币 , 破10亿已经不在话下 。 我不是一个写影评的自媒体 , 这篇文章或许也不会得到太多推荐 , 但我无法抑制心中对于英雄机组的憧憬 , 唯有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电影创作背后的真实故事 , 一部好的电影 , 票房会说话 , 观影者也会站出来说话 , 《中国机长》——好电影 , 点赞!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