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部门为楼市虚火“降温”,仅半月就出手数次,这些城市还好吗
----3个部门为楼市虚火“降温” , 仅半月就出手数次 , 这些城市还好吗//----
"multi_version":false
楼市呈现出“盛夏”般的火热 , 这不免让老百姓疑惑调控的成效 。 面对质疑 , 当地有关人士回应称这是楼市调整战略 , 此轮升温不会持续太久 。 3大监管部门针对楼市过热现象 , 在半个月内出手数次为楼市降温 , 这些城市还好吗?
以苏州为例:江苏省监管部门下达“苏州工业园区全域、苏州高新区部分重点区域 , 新房限售3年 , 苏州工业园区全域二手房限售5年”的通知 。 16日 , 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发布“新购住房的学位政策从“五年一学位”调整为“九年一学位” , 同一家庭多名子女不受限制”的通知 。 17日 , 吴江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吴地网(2019)7号公告地块挂牌出让的市场指导总价、网上竞价中止价格及一次性报价全部降低“的公示 , 同时银保监会也对房地产融资乱象进行了单独点名 。 18日 , 住建部对市场趋热的10个城市第二次预警 。 24日 , 相关部门召集30余家地产商召开苏州房地产行业座谈会 。
此轮上涨 , 跟二线城市年初的“抢人”大战密不可分 , 这本是为了缓解市场过分冷却 ,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有意为之的 , 却不成想失控过了火 , 人口基数的增大和年初财政宽松一起促使了价格的迅速走高 。 很多看涨的专家学者把这波”阳春“包装成是新一轮上涨的起点 , 而官方却毫不留情面的撕开了这一戳即破的包装 。
据悉 , 今年江苏的楼市涨幅目标是5% , 但如今的行情已远远超过了预期 。 行业会议明确提出 , 如果出台的措施效果不明显 , 那么调控力度会加码 。 2个月后 , 楼市或将迎来大动作 , 比如:扩大限售范围到科技城、吴江太湖新城、运东、汾湖等区域、外地人购房社保年限从1年提高到2年等等 。
楼市想要改头换面 , 并非一朝一夕 ,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 一刀切的方法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地区 , 因此只能一城一策 , 逐步试点推广 。 调控的目的不是促使房价降下来 , 而是控制房价非理性的过快攀升 。 在调控的过渡期间 , 有所波动是很正常的事情 , 不是不能有涨幅 , 而是要在正常范围内 , 不能出圈 。 房住不炒是未来的长效机制 , 是坚定不动摇的 , 官方重申很多次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 因此炒房之路未来会越走越窄 。 严格控制备案价这样一刀切的方案都使出来了 , 看来是真的触碰到了楼市调控的底线 。
胳膊拧不过大腿 , 公然挑衅的炒房行为 , 后果可想而知 。 一盆盆冷水泼下之后 , 楼市能降温吗?购房者到底要不要买房呢?其实答案很简单:量力而行 。 未来 , “租售同权”是主流趋势 , 规范租赁市场和销售市场 , 降房价、降房租、降空置率 , 因此买房不再是人们居住的唯一出路 。 同时 , 保障性住房也被大力扶持 , 多主体多渠道的供给住房 , 也使商品房不再是唯一选择 。
我们还是要相信官方对打击投机行为的坚决态度 , 建立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和管理制度也就是时间问题 , 购房者们该清醒了 。 投机者的春天已经过去了 , 没有红利可瓜分 , 未来是自住刚需的春天 。 有能力有需要可以买 , 有能力但不需要也不要跟风投机 , 有需要但暂时够不着也用不着勉强 , 谁说租房子住的日子就不能快乐呢?大家都应该有多少能力 , 就办什么能力的事情 , 生活不应加上太多的条条框框 , 别人的生活方式也拷贝不来 。 过分透支自己和全家人的幸福去换一个水泥空间 , 真的值得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