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d是谁发明的

1、vcd是谁发明的【vcd是谁发明的】vcd的创始人是姜万勐 , VCD在亚洲地区被广泛使用 。在香港,VCD和DVD在发行市场上已完全取代录像带和镭射影碟的地位 。VCD被认为会被DVD所取代,但是由于它的一些特点,还将保持一段时间的市场 。
VCD其实是VideoCompactDisk的缩写 , 就是一种压缩过的图像格式 。它是采用MPEG-1的压缩方法来压缩图像,解析度到达352*240﹙NTSC﹚或352*288﹙PAL﹚1.15Mb/sVideoBitRate,声音格式则采用44.1KHz取样频率,16Bit取样值 , Stereo立体声,﹙在未压缩之前,这样的音频格式就是CD音质,也就是我们常常听的音乐CD的音质 。﹚MPEG-1layer2,224Kb/sAudioBiteRate的压缩方式 。用这样的压缩方式,在还原成音乐CD格式之后,即使是受过训练的专业试听师也无法分辨出与原来的CD片音质上的差别 。也就是说 , 这种压缩方式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压缩 。
2、碗是谁发明的碗的起源目前不可考,不过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泥质陶制的碗,其形状与当今无多大区别,即口大底?。?碗口宽而碗底窄,下有碗足,高度一般为口沿直径的二分之一 , 多为圆形,极少方形 。不断变化的只是质料 , 工艺水平和装饰手段 。
造型特点造型特点是敞口、深腹、平底或圈足,形式多种多样 。如六朝时的青釉莲瓣纹碗 , 唐代越窑海棠式碗,邢窑的釉花口碗 , 以后出现的折腰碗、斗笠碗、卧足碗、敦式碗、盖碗等 。
1、宫碗:口沿外撇,腹部宽深丰圆 , 造型端正,多为皇宫用器 。明正德时烧制最为著名,有正德碗之称 。
2、羽觞:杯的一种样式 。器身椭圆、浅腹、平底 。腹两侧置半月形双耳,亦有饼形足或高足 。明末清初流行 。碗身上往往题有信士弟子名称乞求内容、施舍时间等 , 多为青花瓷 。
3、注碗:温酒用具,与注子配套使用 。一般碗壁直而深,有的通体呈莲花形 , 用时碗内放适量热水 。注子内盛酒置于碗中 。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以南方居多 。
4、盏:瓷碗的一种样式,饮茶用器 。敞口、斜身、深腹、圈足,体略小 。宋代有黑、白、酱、青、白和青白釉茶盏,以黑釉为贵 。兔毫盏、玳瑁盏为斗茶之上品 。
5、茶船:放茶盏的用具 。因形似船,帮名 。明清时景德镇窑烧制有仿官釉、表花、粉彩茶船 。
3、螺栓是谁发明的螺栓是莫兹利发明的 。
莫兹利,英国人,发明家,现代车床的发明人,被称为英国机床工业之父 。1771年8月22日生于肯特郡伍利奇,1831年2月14日卒于伦敦 。莫兹利于1797年制成第一台螺纹切削车床 , 它带有丝杆和光杆,采用滑动刀架 , 莫氏刀架和导轨,可车削不同螺距的螺纹 。此后,莫兹利又不断地对车床加以改进 。他在1800年制造的车床,用坚实的铸铁床身代替了三角铁棒机架,用惰轮配合交换齿轮对 , 代替了更换不同螺距的丝杠来车削不同螺距的螺纹 。这是现代车床的原型 , 对英国工业革命具有重要
4、麻婆豆腐是谁发明的由陈麻婆发明 。
麻婆豆腐的由来:一个麻脸妇人烧出一手好豆腐,这是四川名菜麻婆豆腐的故事 。有一回运油的脚夫大方贡献出菜油 , 请厨房烧一道与众不同的豆腐打打牙祭 。陈麻婆就近利用手边的辣椒、豆鼓、豆瓣酱、青蒜、花椒末和黄牛肉末,烧了一道麻辣鲜香的豆腐佳肴,没想到搏得满堂赞美. 。陈麻婆这道无心插柳的豆腐 , 烧的实在太好,豆腐既软又滑 , 外形完整不烂,味道则是麻辣鲜烫酥嫩 , 可以配足三大碗白饭下肚 。不久扬传开来,大家上门都指定要吃这陈麻婆烧的招牌豆腐,麻婆豆腐之名不迳而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