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 , 是五味之首

文章插图
人们外出聚餐聚会时 , 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 所谓的五味就是指酸、甜、苦、辣、咸这五种基本的味道 。在五味中 , 咸又是最基础的味道 , 其他4种味道都是建立在咸味的基础上 。因此 , 在烹饪业界也流行着这种说法:要想甜、加点盐 。不管是糖醋口、鱼香味 , 还是宫保鸡丁的胡辣荔枝口、锅包肉的大酸大甜 , 离不了的味型基础便是咸味;咸 , 是真正的五味之首 。
人体与盐
首先说 , 我们人体离不开盐 , 机体的很多重要生理活动 , 离开了盐都无法进行下去;因此 , 离开了盐 , 生命便无从谈起 。但是 , 人体又不能过度摄入食盐 , 常见的“老三高”都与食盐过度摄入有着重要的关系 。因此 , 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盐 , 但是又要把握好一个度 , 以每日摄入食盐6克为宜 。
买盐 , 选加碘的 , 还是不加碘的?
在那些年 , 曾经有一段时期内 , 正是加碘盐最盛行的年代 , 人们对加碘盐完全到了痴迷的地步 。人们去超市选购食盐 , 也是非“加碘盐”不选 , 使得未加碘盐完全失去了市场 , 导致整个市场上全是加碘盐 。但是 , 随着人们食用加碘盐年数增加 , 这样那样的健康问题便凸显出来 , 这使得人们开始思索到底加碘盐好呢?还是不加碘盐好呢?食盐 , 选加碘的还是不加碘的?别再一味迷信“加碘盐” , 要分地区 。
选择加碘盐 , 要分地区
人们选购食盐 , 到底选择加碘还是未加碘的盐 , 要分地区与实际情况:如果是沿海地区 , 除了食盐 , 人们食用的各种海鲜、海菜、海鱼、海虾等食物 , 也含有一定量碘元素 。因此 , 沿海地区是不用选择加碘盐 , 食用过多的加碘盐反而会引起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如果是比较偏远的内陆地区 , 平时很少食用一些海鲜、海菜、鱼虾等 , 碘的来源则主要为加碘盐 。特别是一些碘严重缺乏的地区 , 平常要注意加碘盐的摄入 。其他地区 , 则要根据本地区情况、家中膳食结构及家人是否缺碘等实际情况 , 选择加碘盐、未加碘盐或两种盐混合着使用 。
食用加碘盐的注意事项
在有些内陆地区 , 人们天天食用加碘盐 , 但是却有一定量人群还出现缺碘的情况 , 这主要是加碘盐的使用方法与烹饪方式错误导致 。因此 , 缺碘地区食用加碘盐要注意这几个方面:
1、少买勤买 。买加碘盐一次不能选购太多 , 每次买一两袋就行了 , 别认为盐的保质期长而图省事 , 一次买上十几袋或几十袋 。因为加碘盐中的碘离子性质不稳定 , 易受热量、光照、风吹、湿度等外部因素影响而出现分解挥发 。
2、注意调入时机 。加碘盐受热易分解挥发 , 因此我们在家食用加碘盐时要注意调入时机 。热油炝锅时加盐 , 只有约十分之一的碘离子被利用;长时间炖煮时调入的碘盐利用率仅六成;出锅时再调入加碘盐 , 则碘盐的利用率可高达90%;而凉拌菜中加入的加碘盐 , 碘的利用率则为100% 。
3、注意烹饪方法 。因为加碘盐中的碘离子遇高温易挥发 , 因此油炸、煎炒、热烹、炝锅时尽量使用未加碘盐;而凉拌菜最好选用“加碘盐” 。
- 若孩子有这4个“小毛病”,是智商高聪明的表现,家长别盲目阻止
- 盲目跟风生二胎,不如弄清楚这几点,再决定生与不生
- 公厕|别再踩公厕马桶圈了 正确的马桶使用方法是什么
- “妹妹小,你们要让着些”,这句护短话别再说了,小心被孩子记恨
- 想抢先一步,却落入“超前教育”的坑?别再对孩子“揠苗助长”了
- 别再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了,重视孩子的“优势教养”才是正道
- 儿童大脑专家证实,孩子越骂越笨是真的,家长别再掉以轻心了
- 剖腹产时,究竟是“横切”还是“竖切”好?别再傻傻不知道了
- 孩子犯错就关“小黑屋”?别再让教育“误区”毁了我们的孩子
- 孕晚期,聪明的孕妈这样做,或许对分娩有帮助,别再傻等预产期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