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多、坑也多,互联网家装治得了装修头痛?

文章图片
文/ 杜一兰
北京朝阳区的胡先生举全家之力买了房 , 却在装修时被繁琐的流程搞得头昏脑涨 , 从水电路改造、墙面处理、贴铺瓷砖等硬装 , 再到家具、灯饰、布艺等软装 , 稍有不慎 , 买房给他带来的幸福感就大打折扣 。
为什么装修这么闹心?“环节多 , 流程长 , 透明度差” , 谈到家装行业存在的问题和猫腻 , 有过家装经验的人深有体会 , 不仅在装修过程中容易处处“踩坑” , 在遇到售后质量问题时 , 也容易“找不到人 , 投诉无门” 。
互联网家装 , 号称通过去中介化、去渠道化 , 优化并整合装修产业链 , 颠覆传统装修的用户体验 , 让装修变得方便、透明 , 成为了家装行业的新变化 。 在这一风潮下 , 近年来 , 爱空间、齐家网、土巴兔等一批互联网家装平台陆续诞生 。 然而 , 随着互联网家装不断发展 , 是否真的破解了人们装修中的各种坑?
获客成本不断攀升互联网家装 , 是指将价格不透明、工期冗长、成本浪费的家装 , 改变成为可定价、定期的标准化家装 , 并通过线上实现交易和全程监控 , 线下实现体验和交付的新型家装模式 。
近年来 , 爱空间、齐家网、土巴兔等一大批互联网家装企业不断诞生 , 并获得资本的追捧 。 艾瑞咨询报告显示 , 2015年互联网家装行业的融资次数从上一年的41笔增至123笔 , 被称为“互联网家装元年” 。
然而 , 好景不长 , 当“烧钱”买来的流量难以转换成实质的经济效益 , 企业的路也越走越窄 。 央视财经此前报道 , 截至2018年上半年 , 已有100多家互联网家装公司宣布倒闭 。
大浪淘沙后 , 存活下来的企业即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装行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 提高了行业运营效率 , 仍将面临一些行业痼疾 。
2018年 , 土巴兔赴港上市无疾而终 。 今年6月 , 土巴兔带着招股书二次冲击资本市场 , 此次计划在深交所上市 , 土巴兔拟募集资金7.04亿元用于技术研发、运营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 。 土巴兔表示将通过募集资金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 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 。
事实上 , 早在2018年土巴兔第一次冲刺资本市场的时候 , 公司的亏损问题就备受关注 , 2015-2017年 , 土巴兔净亏损分别为7.5亿元、5.63亿元、11.13亿元 , 三年合计净亏损超24亿元 。
此次土巴兔提交的招股书显示 , 2018-2020年 , 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83亿元、6.8亿元、6.15亿元 , 净利润分别为3862.97万元、7967.9万元、8659.75万元 , 扭亏为盈 。 土巴兔向外界证明了连接业主和装修企业的互联网家装模式 。
来源:土巴兔招股书
然而 , 随着互联网广告位竞争不断加剧 , 土巴兔的获客成本逐年上升 。 报告期内 , 土巴兔的流量获客费用分别为1.42亿元、2.06亿元、2.15亿元 , 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从24.28%增至35% 。
对此 , 土巴兔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 首先 , 由于流量越来越集中 , 大部分流量都掌握在少数几个巨头手中 , 整个互联网各行各业都普遍存在获客成本越来越高的现象 , 这不仅仅是土巴兔特有的问题 。 其次 , 聚焦整个互联网家装产业链 , 核心并不在流量 , 更重要的在于解决家装企业的交付问题 。
齐家网的财报显示 , 由于运营成本下降 , 2020年其营销服务业务的销售成本由2019年的1950万元减少至1560万元 , 降幅为20% 。
大材研究首席分析师邓超明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 流量集中在少数平台 , 导致资源购买成本继续增长 。 对土巴兔来说 , 其流量成本有必要做一些优化 , 将私域流量运营 , 还有自身平台的口碑、老客户的转介绍复购与自然客流的凝聚力等做起来 , 对平台的未来发展才更有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