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朱彦夫 永远像战士一样坚守阵地( 二 )
----“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朱彦夫 永远像战士一样坚守阵地//---- //
朱彦夫之子朱向峰:(有时候)他拄着拐 , 他那个腿磨破了 , 然后他就把假肢卸下来 , 扛在肩上 , 一直爬到他要去的那个山头 。 然后在山头上 , 搞一下村里的规划 , 然后实施 。 所以我父亲下山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滚着走、爬着走 。
----“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朱彦夫 永远像战士一样坚守阵地//---- //
站着走、爬着走 , 滚着走 , 朱彦夫带着17斤重的假肢走遍了村里的每一座山头 , 他坚信“只要信念不倒 , 精神不垮 , 什么都能扛过去 。 ” 除了打井、造田、最艰难的就是架电 。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 , 要想凑齐架线的材料 , 朱彦夫只能自己想办法 , 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 , 他拿着自己的抚恤金 , 拖着伤残的身体 , 全国各地跑了近两万公里 。 伤口的疼朱彦夫不知道忍了多少次 。
“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朱彦夫:疼得很我才知道自己活着 , 只要活着就好办 , 我自己只要活着 , 有生命我就能干 。
朱彦夫之子朱向峰:那时候集体没有收入 , 全是靠我父亲的抚恤金 , 还有卖猪的钱 , 带着这个钱去跑架电材料 。 临走的时候跟我母亲说 , 如果你看到我回来了 , 我这个事就办成了 , 也就是说我父亲只要出去就想着一定要把这个事做成 。 不成不回来 。
终于 , 小山村的夜晚有了灯光 , 靠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 这个重度残疾的带头人 , 让贫困的小山村一天天变了样 。
----“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朱彦夫 永远像战士一样坚守阵地//---- //
淄博市沂源县张家泉村原村主任张茂兴:有时开会他就直接这样说 , 你看多少人死在战场上 , 我活着这就是幸福 , 我为大家伙办点事 , 我觉得心情舒畅 。
----“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朱彦夫 永远像战士一样坚守阵地//---- //
朱彦夫掏出自己的抚恤金 , 开办了全乡第一个图书室 , 办起了夜校 , 义务当起了老师 。 培养了许多村里的干部 。 1982年 , 63岁的朱彦夫因为身体原因从村书记岗位退下来 , 搬家到县城 。 乡亲们不舍得他 , 全村的人去送他 。
淄博市沂源县张家泉村原村会计张吉才:凡是知道他想走的 , 甭管大人小孩 , 都过去看他 。 个人就攥着他的胳膊不松手 , 就舍不得 。
干了25年的村支书 , 朱彦夫一分报酬都没向村里要过 , 却拿出自己的抚恤金一心为民办实事 。
家人本以为这次退休后的朱彦夫该好好休息一下了 。 没想到他又开始了新的战役 。 用残肢抱笔 , 历时7年创作两部自传体长篇小说 。
“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朱彦夫:最早我是嘴咬着笔这么写 , 口涎也下来了 , 眼泪也下来了 , 胳膊洞上淌下来的坏水 , 顺着胳膊 , 污染到纸上去 , 一污染就看不清了 。 看不清了再把纸换了 , 再重新写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