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龙门风水 龙门山风水


文|李响
唐朝在历代汉族王朝中显得极为“出挑” , 它的艺术、风俗甚至服饰 , 集合了多元文化精粹 , 开放而彪悍 , 令现代人都为之惊讶 。当人们试图追寻其源头、破解其密码 , 会发现北魏这个鲜卑族政权为唐朝注入了豪迈的基因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母亲独孤氏 , 即是鲜卑贵族之女 。
鲜卑拓跋氏兴起于大兴安岭 , 后迁入漠北 。公元386年建国 , 定都于今天的内蒙古地区 , 国号为魏 , 表明承接三国魏氏政权进入中华正统 , 史称北魏 。10年之后 , 北魏迁都至平城(今山西大同) 。又过80多年 , 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 。从统治中心一路向南推进的过程 , 就可看出这个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雄心 。为了促进鲜卑迅速汉化 , 孝文帝禁止国人穿胡服说鲜卑语 。如果官员在朝廷上不讲汉语 , 立即降职处分 。他还把自己的姓氏拓跋改为汉姓元 。

房屋龙门风水 龙门山风水

文章插图
《魏孝文帝吊比干文碑》
鲜卑皇室钟情于刚传入中国的佛教 , 将其定为国教 , 并把佛教视为一统中原的精神力量 。常依据皇帝真容塑造佛像供人朝拜 , 认定“皇帝及当今如来” 。北魏都城在大同时 , 开凿了著名的云冈石窟 。随着王朝向南扩张 , 佛像、寺院、壁画、石窟也自西向东、自北向南传播 。一到洛阳 , 孝文帝就决定为纪念祖母冯太后开窟造像 。他选中了伊河岸边的龙门山 , 命人开凿孝文洞 , 后人称为古阳洞 , 又称“龙门第一窟” 。
龙门山确实是开窟造像的良址 。首先 , 比起敦煌结构松散的砾岩、云冈较粗糙易风化的砂岩 , 这里的石灰岩坚硬细腻 , 尤其适于雕刻 。其次 , 从风水学上看 , 两山夹伊河 , 既是水口 , 又是“天门” , 是难得的宝地 。北魏时代 , 这里被称为“伊阙” , 直到隋炀帝时代才改称龙门 。相传 , 隋炀帝杨广曾登上洛阳北面的邙山 , 远远望见了洛阳南面的伊阙 , 就对他的侍从们说 , 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古人为什么不在这里建都?一位大臣献媚地答道 , 古人并非不知 , 只是在等陛下您呢 。隋炀帝龙颜大悦 , 就在洛阳建起了隋朝的东都城 , 把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 。从此 , 人们习惯称伊阙为龙门 , 并把伊河西岸的山峰称为龙门山 , 东岸称为香山 。
房屋龙门风水 龙门山风水

文章插图

孝文帝命人造了三尊巨像 。两侧是二胁侍菩萨像 , 皆通高3.90米 。主尊释迦牟尼 , 坐于高方台座 , 通高7.82米 。佛像面容清秀 , 身材修长 , 说明当时北魏的审美已受中原深刻影响 , 不再崇尚健壮彪悍 , 而以“秀骨清相”为美;着褒衣博带 , 这是典型的汉人服饰 , 可见当时北魏已在孝文帝命令下 , 全面推广汉服 。
古阳洞引来许多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及高僧、百姓聚集石窟启龛造像 。整个窟内造像达1350龛以上 。龙门地处文化古都洛阳 , 人杰地灵 , 伴随造像诞生的碑刻题记多为文学和书法精品 。
【房屋龙门风水 龙门山风水】公元493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 以雷霆手段完成鲜卑与汉族融合 , 刺激中原文明发生深刻变革;这一年古阳洞一锤定音 , 开启绵延千百年的龙门石窟艺术先河 , 打通去往开放包容的盛唐之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