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圈“反腐风”为什么越吹越猛?
"multi_version":false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自去年开始 , 地产圈刮起了一阵“反腐风” 。
一直持续到今年下半年 , 这阵风不仅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 , 反而愈演愈烈 。
有人说 , 行情好时 , 老板吃肉 , 下面的经理人喝点汤 , 大家都心照不宣;但如今市场下行 , 当企业嗅到了危机 , 就到了老板算总账之时 。
一名机构分析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 地产圈的贪腐之风由来已久 , 只不过在市场上升期 , 企业为了“稳定军心”和品牌名誉 , 往往会选择悄无声息地“内部解决” , 以便冲击更大的规模、获取更多的利润;但从去年的强调控开始 , 内部贪腐就可能使企业生存面临挑战 , 企业的容忍度也一降再降 , 纷纷开始选择报警、公告等强硬措施 。
贪腐所致损失巨大2018年工作总结会上 ,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说 , 高薪不能养廉 , 只能长期反腐 。
彼时 , 大家都以为这只是房企的常态性反腐 , 像万科、恒大、龙湖、金科等 , 都长期设立内部监察部门 。
但谁也没想到 , 王健林这次不只是说说而已 , 而且力度空前 。
2018年8月1日 , 北京万达总部 , 万达两名高管被警方带走 , 因涉嫌贪污 , 利用职务之便谋利 。
整个案件牵涉区域公司、集团公司20多人 , 有个别人贪腐数额高达千万 , 万达将其定性为“一起恶劣的高管群体作案” 。 涉案人员中有位万达老臣 , 已经入司17年 , 位至万达集团总裁助理 。
2018年8月30日 , 万达内部再发惩贪公告 , 这次是武汉 , 商管公司4位高管向商户、供方及员工索贿 , 涉及金额近亿元 。 据悉 , 这起案件主要在华南运营中心总经理王某任职武汉期间发生 , 区域管理层联同地方单店 , 操纵投标、入股多家出租商户 , 调任之后仍然收受中标单位的贿赂 。
事实上 , 除了万达 , 其他房企也陆续开启内部反腐行动 , 融创、雅居乐、朗诗、建发、中粮、泰禾、融侨、天地源、美的等多家房企无一例外 。
其中 , 公开涉案金额最大的当属复星集团 。 今年9月 , 复星旅游文化集团公告称 , 旗下海南亚特兰蒂斯商旅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及其两名下属将部分公寓与别墅加价出售给购房者 , 以此获利近2亿元 。
普华永道在《2018中国企业反舞弊联盟现状调查》中提到 , 统计数据显示 , 被调查企业通过调查查明的直接舞弊损失中 , 通过各种处置手段挽回的总额仅为直接经济损失总额的18% 。 无法精确统计的其他损失还包括企业风气受损、商誉损失以及后续运营中断等造成的间接损失 , 因此全部实际损失可能比账面数字要大得多 。
财经评论员严跃进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称 , 企业对于内部贪腐问题 , 之所以一改此前的“秘而不宣” , 转而采取强硬态度 , 也是因为在目前的限价调控政策下 , 政府相关部门对于“乱收费”“建筑质量”“倒卖房源”等容易滋生的问题不断加强监管 , 并且手段强硬 。 而这些“乱收费”等问题正是最容易产生贪腐的“土壤”之一 , 所以企业内部自查 , 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挽回自身声誉 。
哪里是贪腐温床?为何地产圈屡屡出现贪腐案 , 曾经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缘何成了贪腐温床?
在严跃进看来 , 地产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 , 行情好的时候 , 某些岗位的人动动心思 , 轻轻松松便可撬动一座金库 。 这使得地产圈贪腐案频发成为一种常态 。
某上市房企的高管李浩然(化名)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 见诸报端、数额巨大的贪腐案多集中在营销环节 , 诸如廉价卖房、“茶水费”等 。 譬如部分优质房源 , 由于限价政策导致供不应求 , “卖给谁不是卖 , 当然选择给熟人或‘茶水费’较高的人” 。
例如前不久的复星贪腐案 , 一名项目分公司副总裁及其两名下属 , 仅依靠将部分公寓与别墅加价出售 , 就可以获利近2亿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