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给大家详细介绍关于“端午为什么也叫端阳”的核心内容以及“为什么端午节又叫端阳节呢?”的相关知识 ,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请往下看 。
来源:深圳特区报
【端午为什么也叫端阳 为什么端午节又叫端阳节呢?】刘明武
一个节日一个名字 , 这是正常 。 例如清明、冬至、春节 。
一个节日两个名字 , 这是非常 。 一个节日两个名字有两个特例:八月十五 , 又称中秋节;端阳节 , 又称端午节 。
八月十五 , 虽然一个节日两个名字 , 但是很容易解释:八月十五 , 这一定名源于太阴历的月序与日序 。 月亮历即太阴历 。 太阴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 第八个月的第十五日 , 就是八月十五 。 八月 , 属月序;十五 , 属日序 。 八月十五又称中秋节 , 为什么?春夏秋冬四时 , 每一时分三个月 , 三个月的月序命名为孟仲季 。 例如春季的三个月 , 分别命名为孟春、仲春、季春 。 夏秋冬三季 , 以此类推 。 八月 , 秋三月中序列第二 , 所以称仲秋 。 八月十五 , 原本是仲秋节 , 民间称中秋节 。
端午、端阳 , 一个节日为什么两个名字呢?在中原文化中 , 是难以找出答案的 。
《春秋左传·昭公十七年》:“天子失官 , 学在四夷 。 ”这句话是孔夫子说的 , 意思是:中原失传的文化 , 应该向四夷学习 。 “失官”者 , 狭义上失去了设置官员的依据 , 广义上失传了文化传统 。 中原失传了的文化可以在四周找回来 。 孔夫子时代 , 中原还有如此广大的胸怀 。 四夷之中 , 大有圣贤 。 舜 , 东夷人;文王 , 西夷人;这是《孟子·离娄下》的介绍 。 善于学习 , 善于向周边学习 , 是中原的优秀传统 。 沿着孔夫子的思路 , 可以在西南少数民族保留的天文历法中找到端午、端阳的合理解释 。
端午、端阳 , 界定于两种天文历法:端午节 , 界定于北斗历;端阳节 , 界定于太阳历 。
北斗斗柄 , 一直在做无限循环的圆周运动 。 圆周运动过程中 , 斗柄有一个指向变化问题 。 斗柄指向变化在天上 , 春夏秋冬变化在地球上 。 《鹖冠子·环流》:“斗柄东指 , 天下皆春;斗柄南指 , 天下皆夏;斗柄西指 , 天下皆秋;斗柄北指 , 天下皆冬 。 ”《鹖冠子》告诉后人 , 北斗星斗柄的指向 , 可以确定四时 。 彝族文化解释 , 当斗柄指向正南方 , 即子午线的午位时 , 这一天定为端午节 。 斗柄循环 , 起始点在正北方 , 即子午线的子位 。 转折点在正南方 , 子午线的午位 。 端午之午 , 指的是子午线的午位 。 端午之端 , 指的是斗柄转折的端点 。
端阳节 , 属于太阳历 。 太阳回归的前半年 , 北半球的气候一步步变暖变热 。 太阳回归的后半年 , 北半球的气候一步步变凉变寒 。 彝族十月太阳历中有“一年分两节 , 两节分阴阳”之说 , 非常合理地描述了由太阳回归而产生的寒暑变化 。 阴阳即寒暑 , 寒暑即阴阳 , 寒阴而暑阳 。 寒暑二气即阴阳二气的变化 , 有起始点有终结点 。 阳气的变化 , 起始点在冬至 , 终结点在夏至 。 端阳 , 本义指的是阳气之端 。 阳气的终结点 , 恰恰是阴气的起始点 。 阴阳二气的变化 , 是“离离原上草 , 一岁一枯荣”的根本原因 。
端午 , 是北斗斗柄循环的转折点;端阳 , 是太阳回归的转折点 。 两个名字 , 一个含义:这里是天文的转折点 , 这里是气候的转折点 。
端午、端阳 , 真正的含义指的是夏至;但是 , 夏至节并不在五月初五;五月初五 , 是中华先贤选择了一个好记的日子 。
端午、端阳节是因纪念屈原而产生的节日吗?非也 。 纪念屈原 , 只是端午、端阳节的附加意义而非本义 。 因为太阳历、北斗历远远早于屈原 。
- 小苍为什么不能解说lol了 小苍解说lol手游
- 为什么面包要叫吐司 吐司先生
- 家里别人很少梦见故去的亲人,单单是我容易梦见,为什么呢?
- 为什么说比起做男朋友金牛座更适合做丈夫呢?
- 企业如何做好网络营销 企业为什么要做网络营销
- 你觉得陕西方言好听吗?为什么?其它地方的方言呢?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全球最值钱的货币排名
- 人为什么要笑?
- 你们有没有做梦在“家”时是在小时候住的老房子里?谁知道是为什么?
- 为什么我的朋友离我越来越远?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