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后面有祠堂风水好不好 祠堂风水关系到一族的兴衰( 二 )


到明清时代 , 风水发展到了极点 , 风水活动遍及民间及至皇室 。明朝开元时的刘伯温就是一位风水大师 , 他对风水学也有很大的影响 。后期蒋大鸿对地理风水在杨公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新的阶段 。所著《地理辩证》是以挨星为理气的主要内容 , 为近代风水理论的经典 。
中国的建筑风水学历史悠久 , 博大精深 , 对人类的生存空间提供了重要的意义 , 既能有效的结合自然环境又能很好的融入环境 , 达到天人合一的环境生存空间 , 把建筑行业和生态环境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 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在国外 , 中国的风水学已经得到各国不同领域的专家重视 。他们采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进行研究 , 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 从中领悟到其无穷的魅力 , 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如美国著名的城市规划权威凯文·林奇(Kevin Lynch)在其编写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中指出 , 中国风水学"是一门专家们正在谋求发展的前途无量的学问" 。
现代风水学既注重建筑的"形" , 也重视建筑的"神" , 追求形神兼备 。"千尺为势 , 百尺为形"是指的"形" , 而"四神砂"、"乘气说"所指的是"神" 。它们之间相辅相承 , 构成了中国东西南北中各具特色的城市建筑风格 。"神"的实质是追求建筑与自然的融合 , 为了达到"天地人"的统一 。这个"统一"是追求宇宙创造生命背后之"谜"、地球颐养生命的规律和生命本身的运行规律的大统一 。这与现代建筑设计只注重设计者的主观构思、平面和空间的艺术效果处理 , 满足功能方面的"物质需求" , 而忽略"精神需求"等 , 造就了今天的城市趋同性和城市弊病 ,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中国风水理论思想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 , 这个系统以人为中心 , 包括天地万物 。环境中的每一个整体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 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要素 。风水学的功能就是要宏观地把握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 优化结构 , 寻求最佳组合 。
一、依山傍水
依山傍水是风水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 山体是大地的骨架 , 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 , 没有水 , 人就不能生存 。考古发现的原始部落几乎都在河边台地 , 这与当时的狩猎、捕捞、采摘果实相适应 。
依山的形势有两类 , 一类是“土包屋” , 即三面群山环绕 , 奥中有旷 , 南面敞开 , 房屋隐于万树丛中 , 湖南岳阳县渭洞乡张谷英村就处于这样的地形 。五百里幕阜山余脉绵延至此 , 在东北西三方突起三座大峰 , 如三大花瓣拥成一朵莲花 。明代宣德年间 , 张谷英来这里定居 , 五百年来发展六百多户 , 三千多人的赫赫大族 , 全村八百多间房子串通一气 , 男女老幼尊卑有序 , 过着安宁祥和的生活 。
二、水质分析
怎样辨别水质呢?《管子 地贞》认为:土质决定水质 , 从水的颜色判断水的质量 , 水白而甘 , 水黄而糗 , 水黑而苦 。风水经典《博山篇》主张“寻龙认气 , 认气尝水 。其色碧 , 其味甘 , 其气香 , 主上贵 。其色白 , 其味清 , 其气温 , 主中贵 , 不足论 。”《堪舆漫兴》论水之善恶云:“清涟甘美味非常 , 此谓嘉泉龙脉长 。春不盈兮秋不涸 , 于此最好觅佳藏 。”“浆之气味惟怕腥 , 有如热汤又沸腾 , 混浊赤红皆不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