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科生 , 总是让人又爱又恨 。
爱的是他某方面突出的特长 , 恨的是特长之外的表现拉胯 。 尤其在比拼综合实力的赛场 , 偏科的问题尤为明显 。
手机市场就是典型 , 性能、影像、设计、屏幕、续航、系统等等全是必修课 , 就如观看乒乓球比赛时大家会用六维雷达图来分析选手实力 , 手机行业同样可以套用“六边形战士”模型 , 但凡一个维度没能达标 , 用户的整体体验就会大打折扣 。
文章图片
图片来自WHYLAB
讲到这 , 中端市场主打性能的“性能机”非常有发言权 。 因为行业普遍把性能作为第一卖点 , 对其他方面的体验有意或无意地进行妥协 , 性能机 , 就成了偏科生的集散地 。
这不仅引得用户怨声载道 , 近日也有众多媒体纷纷讨论“性能过剩是不是伪命题” , 其中就有一些人认为 , 一些性能机因为仅注重性能 , 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使用体验 , 而产生性能过剩 。
文:彬彬(熊出墨请注意)
性能过剩的偏科生 性能过剩 , 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 。 但现实情况是行业依然遵循着摩尔定律向前行进 , 质疑声中持续翻倍 , 手机产品的性能真的过剩了吗?
客观来说 , 没有 。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 搭载A15处理器的iPhone13 , 从账面参数看性能妥妥的第一梯队 。 可在多家媒体的测试中 , 其面对《原神》这样的大型游戏时 , 依然逃不过掉帧、降频 。
应对专业场景 , 顶级性能依然吃紧 , 何谈过剩?而且 , 用户对硬核配置、更好体验的追求本身就是无限的 , 至于“性能过剩是不是伪命题” ,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
既然如此 , 都2021年了 , 为什么还有人纠结于此?
问题的根源不在提出质疑的大众 , 而是厂商的一系列操作 , 致使错误的认知延续至今 。
往前倒几年 , 手机行业“不服跑个分”的口号喊得震天响 , 几乎所有厂商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提高跑分上 , 消费者也乐于以跑分检验一款机器的性能如何 。 市场随之出现了一批跑分强大 , 实际使用拉胯的产品 。
【为什么说一加9RT是面镜子?】时过境迁 , 跑分现已是“时代的眼泪” , 大家已然明白:跑分只是基础 , 并非全部 。
文章图片
根据微博微热点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Q2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网络关注度分析报告》 , 消费者购机时的关注点是多维的 , 除了代表性能的处理器 , 系统、设计、拍照、充电、屏幕等等同样是重要的决定因素 。
但是 , 不跑分并不意味着问题得以解决 , “唯性能论”的情况仍然普遍 。
如今 , 在2000元-3500元的中端市场 , 存在着一批主打性价比的性能机 , 它们肩负着让消费者以低于旗舰、高端机的价格Get顶级性能的重任 。 一边要控制成本 , 一边要性能加满 , 必然要通过牺牲做工、影像等来实现 。
覆辙重蹈 , 市面上部分定位性能机的产品 , 性能确实强悍 , 偏科委实严重 。
文章图片
恰如一加手机官方微博的吐槽 , “性能够强悍 , 那相机就只配扫码了吗?”顾此失彼 , 源于厂商过于聚焦处理器等核心参数 , 而影像系统却未能用上同级别的配置 。
类似的案例并不鲜见 。 开篇提到的评测模型中 , 列举了四款机器 , Redmi K40、iQOO Neo5 , realme GT Neo2和一加9R , 可以清晰地看到四款机器的长板和短板都非常明显 , 特别是Redmi K40 , 存储和芯片性能表现优秀 , 但相机、充电、电池、屏幕等方面明显做出了妥协 。 甚至相机还开起了倒车 , 用上了2019年发布的Redmi K20的同款传感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