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统,高效学习?( 二 )


学习上的投资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巨大的益处,前提是你能真正应用那些花时间学来的知识 。如果只学习而没有实际的应用,就是在浪费生命 。
03 学会“比喻”,让学习事倍功半
说一个人“学得少”,是说这个人学习时间花得少;“会得多”是指学习的效果好;综合起来就是花最少的学习时间,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这是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每一个学习者的终极梦想 。
整体性学习告诉我们: 要想走得更远,你就需要从学科内部跳出来,站在外面看学科 。有人问爱因斯坦:“相对论到底是什么?”爱因斯坦回答:“你坐在美女身边一小时,感觉就像一分钟,而夏天你在火炉旁坐上一分钟,感觉就像一小时,这就是相对论!”数学家华罗庚讲统筹方法时,没有说一堆数学符号,而是用了一个“怎样泡茶最省时间”的例子,工人一听就明白了 。
大家觉得如何?站在外面看,知识是不是变得容易理解和学习了!其实我们每个人早就掌握了站在外面看知识的本领,这就是比喻 。过去,我们轻视比喻,仅仅把它当作文学中的修辞手段,是文学家用来增强表达效果的点缀和修饰 。认知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把隐喻定义为“以一种事物认知另一种事物”,而这恰恰就是学习的本质!
科学家哈定曾说:“如果科学家一生注意细微的观察,训练自己注意寻求类比,使自己具备有关的知识,那么这个‘感觉工具’就将成为神通广大的仙杖 。”开普勒说:“我重视类比胜于任何别的东西,它是我最可信赖的老师,它能揭示自然界的秘密 。”康德曾说:“每当理智缺乏可靠的论证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 。”苏联学者瓦赫罗夫说:“类比像闪电一样,可以照亮学生所学学科的黑暗角落 。”
斯科特·扬不仅是比喻和类比的高手,而且善于吸收其他各种学习方法的可取之处,他创造性地将信息分为五种类型,针对不同的信息类型,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 。整体性学习理论更是站在学习之外看待学习,在这本书的第三部分,作者以“超越整体性学习”为题,介绍了每一位学习者都不可忽视的几个关键之处,即“能量管理”、“时间控制”、“习惯养成”、“批处理”和“自我教育”,让读者耳目一新,真正做到站在学习之外审视学习 。
通过整体性学习,你所有的观点、知识都会变得有用,这种学习方法尝试将你的课程与感兴趣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任何所学知识都要发掘其实际的用处,特别是对于改进自身有什么实际用处 。最终,你的学习效率将会大幅度提高 。
【如何系统,高效学习?】如果你也想提高效率,那赶紧抽时间读一下这本《如何高效学习》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