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写字也枕腕,卢中南写字也枕腕,为什么没有二田非议那么多?( 三 )


更可恶的是,当今的书法不仅越来越离传统书法背道而驰,还不知道从哪个阴暗角落里把一些陈年垃圾诸如“枕腕”“捻管”这种旁门左道翻出来作为一种时髦技法加以推广,请问,哪个行业技能是通过手指发力?俗话说书剑同源,谁tmd舞剑时剑锋的转换用手指捻剑柄?还是打羽毛球时转换球拍的方向用手指捻捻?还是开刀医生转换刀的方向时捻刀柄?可悲的是一些男男女女的半吊子以书法家的名义还追捧着这些投机取巧的垃圾手法,并以此为荣误导毒害着喜爱书法的人们,,,,(未完待续)
以前有网友问我有没有尽快地熟练掌握悬肘的要领,在此,我可以向那些真正想学习书法,探索其奥妙,纵笔于崇山峻岭之间,泼墨在亭台楼墙之上,抒情寄字里行间的书法爱好者们提供一些我的学习经验和方法,而对于那些仅仅是写着玩玩的可以现在转身离开,,,,
首先,一定要认清悬肘(不仅仅是悬腕)是写好书法的基本功,无任何捷径可走,每个行业的不同技能都有最起码的基本功,就像跳舞必须先要拉好韧带!
1.在桌上写,可以有三种,即坐、站立和半蹲(135°角),其中,半蹲的练习效果最好,因为半蹲对整个身体贯穿到笔尖的控制力最难掌握,年纪大的老人则可选坐势,但千万要注意沉肩放松,不能耸肩僵硬 。还有一个我老师以前教我的方法,那就是对墙写,把纸钉在齐眼高的地方写,这是个事半功倍的好方法,但很累很苦,尤其是写下半部,需要半蹲,而且左手不能扶墙,完全是依靠自身的控制力来体会笔尖与纸的微毫游走,如果你能坚持三个月,我可以向大家保证从今往后你就再也不会去弄个垫着腕写字了,还可以像以前的文人墨客,对着墙就可留下千古文章!而那些垫着腕写字的,看看他们在桌上写字时的忙劲,又是怕衣服碰到写过的字,还怕那左手擦到墨迹,轻重缓急的节奏就别提了,更不要说让他们像古人的墨客敢在墙上挥毫了,想当年(七十年代初),我老师在上海的人民广场的墙上洋洋洒洒地、一气呵成写了八百米的长幅,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哪个敢下笔??让二田试试??可以保证我在火星打个来回,他们还没写完一个字 。(未完待续)
补充一下,当初练到后来,老师要求对着墙用写大楷的长峰羊毫写小字,这是最难练的,所以后来在回到桌上写字时那就感觉非常的轻松自如,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总有一些二田的走卒们喜欢叫道有本事你写写,我有这个底气告诉这些蠢货们“田家人马不管是师父还是走卒,我既可和他们辩书论道,也可以现场提笔比试,笔墨纸砚字随他们挑,大田站着写怕罗锅,没关系,可以坐着垫着腕写,给我一支破笔,实在不行一块抹布即可,我站着对墙写!唯一我一个要求就是,写大字,不能补笔,田家人马,约个时间,我登门来访!”直到现在还没有哪个敢接招,因为是大字最能观察和体现出笔法和功力,所有枕腕写字的人在大字面前都将原形毕露,比如说这二田绞尽脑汁想出来的描法即被称为鬼逼谈疯的所谓笔法,让他们写大字试试,我保证就会成为一个脱了臼的脚(未完待续)
七十年代往前推,我看不到任何书法班的老师用“枕腕”教学生,那是要掌手的,而我现在看到的却是人手垫着一个腕,而这些人又绝大多数描着二田那一成不变的僵尸印刷字,可见他们对书法的扭曲和破坏程度之深犹如邪教和传销组织!更不可思议的是当年是初学者在最最初期学字时为了用于给孩子们对字的结构便于理解而采用的叠纸打格式,看到现在被吹捧为超欧赶宇宙的田家人马不仅叠纸还把叠纸叠成最高难度米字格,本来打格写字并不提倡,就是为了避免把字写呆板往死胡同里钻,我真搞不懂这样的悟性和智商还学什么书法啊?(未完待续)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