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讲谈 特异功能谈风水



风水讲谈 特异功能谈风水

文章插图
谈起风水 , 肯定很多人有很多疑问 , 比如风水到底是什么、风水为什么能起作用、以及风水来源等等等等 。这些基础问题不讲清楚 , 会障碍很多人认识风水 , 特别是一些人 , 会简单的把其归纳为迷信从而排斥 。那我们一步步来 , 先从风水这个名词的表面来源去了解了解 。

“风水”这个词来源于魏晋时期郭璞所著的《葬书》 , 书中郭璞对风水下了定义“葬者 , 藏也 , 乘生气也 。……气乘风则散 , 界水则止 , 古人聚之使不散 , 行之使有止 , 故谓之风水” 。郭璞提出了“气”的概念 , 并很简洁的抽取了风与水这两种元素外形之展现 , 来认识其所说“气”之来与止聚 。因其在著作《葬书》中首次提到风水这个词 , 并奠定了风水的理论架构 , 所以被称作风水界的鼻祖 。

其实风水这个行当的历史要比《葬书》的历史长的多 。后世风水学者认为 , 《诗经大雅?公刘》中就有关于风水活动的描述:
笃公刘 , 于胥斯原 , 既庶既繁……陟则在献 , 复降在原 。
笃公刘 , 逝彼百泉 , 瞻彼浦原 , 乃陟南冈 , 乃观于京 。京师之里 , 于时处处 , 于时庐旅 , 于时言言 , 于时语语 。
笃公刘 , 既浦既长 , 既景乃冈 , 相其阴阳 , 观其流泉 , ……度其隰原……度其夕阳 , 幽居允荒 。
从这几段充满诗情画意的描述中 , 我们仿佛看见古人为“胥宇”时而“陟冈”、时而“降原”、时而“逝水”、时而“观京” , 其过程与后世风水学者们的相地四部曲——觅龙、察砂、观水、点穴颇有相通之处 。
在《诗经》之《大雅?绵》中也有相关描述:“古公亶父 , 来朝走马 , 率西水浒 , 至于岐下 。爰及姜女 , 聿来胥宇 。”古公亶父 , 为季历之父 , 周文王之祖 , 率领族人迁移到了岐山 。诗里“胥宇”的意思即为审视、相看 。
这些风水活动 , 被那时人称为相地 , 或形法 。风水又叫堪舆 , 那堪舆这种说法是怎么来的呢?堪舆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汉淮南王刘安主持门客编写的《淮南子》一书之第三卷《天文训》中 , 其含义为天地运行的道理 。东汉许慎则说:堪 , 天道;舆 , 地道也!

风水讲谈 特异功能谈风水

文章插图
风水还有叫地理的 , 地理一词最早出现于《周易》的《系辞》:易于天地准 , 故能弭纶天地之道 。仰以关于天文 , 俯以察于地理 , 是故知幽明之故 。
到了郭璞写《葬书》的时候 , 其实已经是站在了巨人们的肩膀上 , 他除了整理了一些风水理论外 , 主要是确定了“风水”这个名词 。和后来的“气功”名词一样 , 如果不去研究 , 已经很难从“风水”的字面意思看到过去那种问卜天意 , 勘天测地的内涵了 。
不管是气功 , 还是风水 , 都讲到了“气” , 现在很多人把它理解为气流 , 其实不然 。现代汉语简化字简化的太多 , 很多字都被丢弃不用 , 从而造成了一些理解上的歧义 。这里的气理解为“炁”(无火)更为准确一点 , 这是来源于中国古老的道家文化 , 代表的是能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