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门关真的存在吗?现实中的鬼门关是什么来历之谜 鬼门关真的存在吗?现实中的鬼门关是什么来历?( 二 )


【鬼门关真的存在吗?现实中的鬼门关是什么来历之谜 鬼门关真的存在吗?现实中的鬼门关是什么来历?】在历代被贬谪经过鬼门关的名人中, 不得不提及宋代大文豪苏东坡 。 当年, 苏东坡因为写诗讽刺宰相王安石, 因此, 苏东坡很快就被贬到海南儋州, 他的弟弟苏辙也一并被贬到雷州 。 当时已经62岁高龄的苏东坡和儿子苏过先到藤州与苏辙一叙, 然后乘船走水路直到北流城东沙街码头上岸, 穿过阴森恐怖的鬼门关到儋州去 。

鬼门关真的存在吗?现实中的鬼门关是什么来历之谜 鬼门关真的存在吗?现实中的鬼门关是什么来历?

文章插图

苏东坡本人在儋州生活了三年, 直到1100年, 宋哲宗死, 宋徽宗赵佶继位, 苏东坡的人生有了转机 。 同年苏东坡被改贬到条件好点的廉州, 刚到廉州准备上任, 再次被赦免, 朝廷准许他北还, 并任他为舒州团练副使 。 于是, 苏东坡与儿子苏过从廉州出发北上, 经博白、玉林、北流, 再次经过遐迩闻名的鬼门关 。 不知苏东坡是因为狂喜还是激动, 这时他诗兴大发, 挥毫写下了《过鬼门关》:“自过鬼门关外天, 命从人瓮头船;北人坠泪南人笑, 青嶂天梯问杜鹃 。 ”意指过鬼门关后, 人命就如南方装有人骨的水瓮船一样, 在河中凶险地行驶, 安全没有丝毫的保障 。 临近北流城, 他又吟出一句:“养奋应知天理数, 鬼门出后即为人 。 ”政治上重生的希望, 在他心中复燃, 欣然再吟:“天涯已惯逢人日, 归路犹欣过鬼门 。 ”同年, 苏东坡父子轻松走过鬼门关, 再次在北流逗留 。 据说当时北流全城的老百姓都赶来一睹苏学士的风采, 整整一个下午, 苏东坡在县官和众乡绅的陪同下观赏了北流河的“圭水秋波”, 苏东坡和大家赋诗唱和, 对吟秋风 。 数个时辰之后, 他才依依不舍告别北流的老百姓, 时值圭江水清变浅, 不能行船, 便在城东的圭江码头雇人扎竹筏 。 黄昏时分, 苏东坡与儿子苏过在斜阳中撑开竹筏, 顺着清澈的圭江秋波, 一路放筏北上 。 人们为了纪念苏东坡, 在其登筏北归的地方, 建了一座“景苏楼”, 并将东坡乘筏北归的形象隽刻入石, 镶在山墙, 以万世景仰 。 该石像至今保存完好, 成为北流的一道人文景观 。
鬼门关真的存在吗?现实中的鬼门关是什么来历之谜 鬼门关真的存在吗?现实中的鬼门关是什么来历?

文章插图

广西北流鬼门关地处岭南交通要隘, 从原始兵器时代开始就已经显现出其重要的军事战略作用 。 东汉建武年间, 伏波将军马援就曾于此屯兵 。 当时, 已经纳入大汉版图的交趾郡(今越南境内), 有个朱鸢人诗索, 此人触犯了汉朝刑律, 交趾太守苏定将其法办, 他的妻子是交趾雒将之女, 名叫征侧, 为报夫仇, 于是与其妹征贰二人举兵反汉 。 交趾当地官兵无法剿灭叛乱, 于是快马急奏朝廷, 光武帝刘秀遂封名将马援为伏波将军, 统率五万大军南征, 马援率军来到鬼门关时, 已经人疲马乏, 而前路关山重重, 瘴气萦绕, 马援于是立即命令部队停止前进, 就地歇息, 等到备足粮草后再南征 。
随后马援军队挥师南下, 与两姐妹交战于浪泊, 马援大获全胜, 斩乱贼征则、征贰, 并且传首洛阳 。
在凯旋之时, 汉军浩浩荡荡经“鬼门而立碑, 五里而歇马” 。 今天, 在鬼门关旁歇马岭, 人们仍然依稀看到当时马援军队屯兵痕迹 。 北流民国县志记载有清代李延柱的诗《歇马岭怀古》:“传闻马伏波, 南征懔兵仗 。 此地偶停骖, 连营开玉帐, 想当挥鞭时, 酣战貔貅壮 。 军声山动摇, 杀气林震荡 。 铜鼓鸣渊渊, 飞骑龙走塘 。 铜柱奠南交, 功成万古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