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已有合作 。 2021年1月份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就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宣布将成立合资公司 , 为车企提供生产、定制顾问服务 , 产品涉及整个汽车生态 。
对李书福来说 , 要想造有竞争力的高端智能手机 , 难在供应链管理 。 独立TMT分析师付亮指出 , 高端市场中的三星、苹果已占据大半江山 , vivo、OPPO、小米、荣耀都剑指于此 , 华为也未放弃高端市场 。 彼此都在加紧控制供应链 , 以便获得充足的关键零件 。
不过 , 吉利善于融合跨界经验 。 吉利科技旗下的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空道宇”) , 成立于2018年 , 定位为航天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应用方案提供商 。 在卫星生产过程中 , 该公司采用汽车制造中的高度自动化、数字化生产流程 , 降成本保障良率;还将民品和技术通过适应性改造 , 用于卫星生产 , 改良了航天产品的供应链体系 。 能否在李书福的手机生产中见到类似举措 , 值得期待 。
新品牌所很难打破现有手机市场格局 。 付亮直言 , 吉利需要让手机不断高端化 , 区别于大众产品 , 合理控制销量预期 。 吉利的智能生态系统及大量智能的汽车 , 是李书福造手机的一支奇兵 。
事实上 , 手机和智能汽车堪称一对欢喜冤家 。 “上车还得用手机 , 这是汽车人的耻辱” , 2017年第十届TC汽车互联网大会上 , 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的发言 , 仍让包括《财经》采访人员的场内外无数人震耳发聩 。
许海东认为 , 借助手机车企能直面用户 , 还能改进人车交互体验 。 在智能座舱的路线选择里 , 长期有企业押注让手机当算力来投屏;直至今日 , 无论多么智能的操作系统 , 仍有车主要买9.9元电商包邮的手机支架 。 智能座舱不仅是人车交互的重要节点 , 更体现着汽车的智能化水平 。
手机与智能座舱会提升汽车的智能水平 , 但距离一辆真正的“智能汽车”远远不够 , 还需要成体系的布局和实力 。
从暗度陈仓到殊途同归
动心思造手机的车圈大佬 , 不止李书福一个 。 据《财经》采访人员了解 , 有的觉得同样整合供应链 , 造手机利润率更高 , 有的觉得造手机可以打造自己的生态链 。
曾有媒体爆料马斯克有意造手机 , 手机将拥有很多黑科技 , 可与Space X的星链高速卫星互联网连接 , 上下行速率可达210Mpbs;还有脑机连接功能 , 代替人脑损伤所失去的功能 。
李书福也希望用手机串联自身业务 。 在武汉市举行的签约仪式上 , 他直言 , 手机能链接车联网、卫星互联网 , 打造丰富的消费场景 , 做强生态圈 , 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智能化、万物互联的多屏互动生活体验 。
要知道 , 在昔日出门四件套“伸手要钱”中 , 身份证、钥匙、钱包都已经被集合到了手机当中 。
不离身的手机 , 让用户永不下线 , 直连企业和消费者;更重要的是 , 手机成为了最好用的身份标识 , 能作为人和所有智能终端互动的“秘钥” 。 这种账号体系 , 以及围绕出行空间场景 , 展开的各种更智能的增值服务 , 正是野心勃勃的企业兴趣之所在 。。
梳理产业版图可得 , 无论作为母体的吉利控股集团 , 专注汽车的吉利汽车集团(0175.HK) , 还是用资本和战略投资孵化前瞻项目的吉利科技集团 , 吉利围绕出行领域的布局越来越广 。 但在面向终端消费者环节 , 或许还需要一个串联一切勾连企业与消费者的钥匙 。 产业观察者丁少将告诉《财经》采访人员 , 作为全时在线且紧贴用户的终端 , 现阶段手机再合适不过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