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造手机,雷军造车背后:科技大佬们投身打造新物种( 三 )


文章图片

据《财经》采访人员了解 , 2020年下半年 , 吉利全面梳理了集团各条业务线和公司 , 按照不同属性 , 更新了条块沟通体系 , 理顺了汇报关系 , 跨部门协通合作成为新的发展重心 。
吉利试图融合卫星互联网与5G , 连接移动终端、车联网、卫星互联网三者 , 形成全新商业生态 。 吉利科技集团航天板块CEO王洋解释称 , 借助卫星路由技术 , 车辆、手机能在地表实现数据连接;当低轨卫星星座建设完毕 , 借助低时延、高精度、高可靠的厘米级进度位置服务 , 将提升自动驾驶、车路协同、低空出行等多种出行体验 。
2021年9月 , 由时空道宇打造的全国首个商业化卫星工厂首星下线 。 同时 , 时空道宇即将采购多发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 据《财经》采访人员了解 , 时空道宇计划于2021年建成国内首个基于低轨未来出行星座的车规级、满足功能安全与完好性的天地一体化高精时空信息系统 。
无论是到处“撩人”的小米 , 还是做软件和网站出身的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 。 最近几年的“浪潮”是从互联网跨界造汽车 。 伴随李书福造手机 , 两个产业间不再是单向度流动 , 而是你来我往 。 不过 , 与其说是针锋相对 , 不如说是双方殊途同归 。
智能电动汽车被视作PC、智能手机后的第三代智能移动终端 。 2021年3月 , 小米加入造车大军 , 预计未来10年将累计投资100亿美元 , 雷军亲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总裁 。 七年前 , 雷军喊出“五年投资100家生态企业” , 试图从一家手机公司扩展到整个硬件生态 。 如今 , 小米当前投资生态链企业超330家 。 小米集团表示 , 希望用高品质的智能电动汽车 , 让全球用户享受无所不在的智能生活 。 这句话意味着小米汽车必将和其AIoT生态深度交融 。
伴随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 汽车的身份加速转变 , “车”的属性逐渐降低 , 体验、交互、科技的属性逐渐增强 , 未来的汽车会更像一个机器人 。 威尔森智能网联应用中心总设计师竺大炜告诉《财经》采访人员 , 未来的智能汽车有了L5级的自动驾驶 , 或许会演化为移动的生活空间 , 内容会随着乘客、位置、出行目的而变化 , 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时长可能会超过家和公司 。
长期来看 , 无论是小米造汽车还是李书福造手机 , 他们造的都是一种事物:跟着人到处走 , 不离身的智能装备或移动空间 , 也许它以后不叫手机、也不叫汽车 , 伴随差异性的提升 , 会被视作一个新物种 。
【李书福造手机,雷军造车背后:科技大佬们投身打造新物种】本文原载于《财经》杂志2021年10月11日“汽车与出行”栏目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