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之狂想曲txt 神之狂想曲( 三 )


新西兰的巴特勒在《机器中的达尔文》中说:人类亲手造出了自己的“继承者” , 我们日复一日为之添加美丽的构造、更强大的力量 , 人类越来越屈从于机器 , 那么机器发展出生命和意识 , 主宰世界只是时间问题 。
这篇文章后来收录于他的小说《乌有之乡》(Erewhon , 1872)中 , 作为一篇檄文 , 号召人们摧毁300年来发明的所有机器:“谁能说蒸汽机完全没有意识呢?”
该文后来被追认为最早提及人工智能(颠覆人类)的作品 , 但在19世纪说这为时过早 。例如 , 大发明家兼资本家爱迪生 , 把留声机塞进玩偶体内 , 打造出7500具“说话人偶” , 首次让“量产型机器人”投入家庭 。但换来的是负债5万美元——几乎是一生最大的商业失败 。
如同爱迪生 , 科学家们不再满足于创造生命挑战上帝了 , 他们还要用之牟利 。1921年的舞台剧《罗素姆万能机器人》(R. U. R.)就是这样的故事 。

神之狂想曲txt 神之狂想曲

文章插图
《罗素姆万能机器人》(R. U. R.)海报 。
罗素姆家族(原意为“理性”)批量合成了生化人“Robot”(捷克语意为“奴工”) , 作为廉价劳动力推广到全世界 。Robot有血有肉 , 却不被当人看;在被更新感知零件后 , Robots发动大叛乱 , 攻占科学岛 , 消灭了全人类 , 只有一名情感麻木如同机器的工人被放过一马 。可惜 , Robots失去了程序图纸 , 再也无法进化自己了 。
舞台剧轰动全球 , Robots也取代Android成为机器人的新称谓 。作者恰佩克说 , 作品关注的并非人与机器人 , 而是产业与劳工的关系 。这话放在国际工运轰轰烈烈的20年代确有所指 。
机器反叛的内涵已悄然转移:曾经要砸烂机器的手工业者 , 早已被整合成机器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 , 不再恐惧;对机器新的恐惧 , 毋宁说是资本家对于工人革命的恐惧 。
机器生产并未颠覆人类统治 , 而是造成两种人的割裂:劳动者只剩“手” , 资本家只用“脑” 。这种割裂感的夸张化 , 即科幻史诗电影《大都会》(1927)里的恶托邦:秩序井然的都会地下 , 巨兽般的机器吞噬着工人的精力 , 维系上流社会的精致生活 , 疯狂科学家造出了邪恶女机器人 , 加剧上下层的矛盾 , 一边诱惑资本家腐化 , 一边煽动工人反叛 , 双方几乎同归于尽 。
女机器人最后像女巫一样被烧毁 。很显然 , 它只是资本主义的替罪羊 。
阿西莫夫防线
在运用量产机器互相屠杀了十年后 , 人类似乎找到了驾驭机器的信心 。
二战中诞生的导弹、遥控引信、船舶导航器、恒温器、变速器、自动开门器、消防预警系统被控制论者维纳称为“感知机器人” 。
控制论(Cybernetics)一词源于希腊语“舵手” , 与“调速器”同源 。维纳、冯·诺依曼等人相信 , 通过电路设计 , 机器可以像生命一样 , 及时感知和反馈外界变化 , 以维持内部的“稳态” 。换句话说——保持自我 。
神之狂想曲txt 神之狂想曲

文章插图
电影《银翼杀手2049 》剧照 。
能够自我调节的机器具有意志吗?同一时期的图灵给出了冰冷的答案:所谓意志 , 不过是观察者的错觉 。我们只能看见机器对行为做出反应 , 而永远无法知道它内在所想 , 除非你成为机器 。“思想是头脑中的嗡嗡声” , 无法观察和描述 , 故只测量其外在行为就够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