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包五色糯米饭
节前家家户户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 。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 。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 。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 。
2、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初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 。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 。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 。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 。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
3、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 。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 。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 。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
4、打扁担
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
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 。舞者多为双数 。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 。
5、对歌谈情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 。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 。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 。
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起见面歌、邀请歌 。女方若有意就答应 。男青年再唱询问歌,彼此有了情谊,唱爱慕歌、交情歌 。歌词皆即兴发挥,脱口而出 。若姑娘觉得眼前的小伙子人才、歌才都满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将怀中的绣球赠与意中人,“他”则报之以手帕、毛巾之类的物品,然后歌声更加甜蜜,遂订秦晋之好 。
6、打铜鼓
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习惯,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现在东兰、天峨等地壮族群众每年过“三月三”和春节,都安、巴马、大化等地瑶族群众过祝着节,南丹瑶族举行葬礼祭祀,南丹中堡苗族过春节或遇上喜庆时都要以击铜鼓的方式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 。
7、碰彩蛋
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 。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 。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如今,碰彩蛋有了“碰碰碰,碰出好运气”的意头 。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1、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 。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 。汉族为上巳节,有三月三拜祖先、三月三拜轩辕、三月三拜蚩尤说法 。
2、农历三月三,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 。
3、现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定传统公众假日,该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 。
4、其不仅是汉族节日,也是广西壮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 。歌节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 。据记载,歌节已有上千年历史 。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头或江边饮宴欢歌 。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 。
- 明朝四大才子 杨慎 明朝三大才子分别是谁?为何杨慎却是三大才子之首?
- 国足是必须三连胜才能出线吗?为什么?
- 潜水圣地去哪里好看 世界三大潜水圣地是哪三个
- 三国群英传4手机版 三国群英传4单机版视频
- 房间风水旺财 商业风水方位
- 小孩都两岁零三个月了,还不会说话是怎么回事?
- 三国战纪2隐藏任人物 三国战记2隐藏人物大全
- 广西为什么好多壮族人喜欢说自己祖先都是来自汉族人呢?
- 唯物主义三大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什么
- 三更是几点是什么生肖,“夜半三更”到底是几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