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停车”减少出行烦恼 多地积极布局智慧停车设施建设

中国多地积极布局智慧停车设施建设
“智慧停车”减少出行烦恼
【“智慧停车”减少出行烦恼 多地积极布局智慧停车设施建设】近年来 , 智慧停车发展步入快车道 , 中国许多城市已开始试点和推广“预约车位”“无感收费”“无杆停车”等智能化应用 , 努力破解停车难题 。 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公安部等日前印发《关于近期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重点工作的通知》 , 要求各城市年内完成停车设施普查并对外公开 , 摸清停车资源底数 , 动态更新停车资源数据 , 组织开展ETC(全自动电子收费系统)智慧停车试点工作 。
高效配置资源
在成都 , 供职于一家文创企业的杨薇这几个月停车变得方便了 。 过去 , 若是与朋友约饭 , 明明她已经到达目的地 , 但依然花十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来找车位 。
“现在打开这个公众号 , 可以直接查询目的地周边停车场的空位和费用 , 提前预约 , 不必担心大把时间用来找车位了 , 真是个‘停车神器’ 。 ”杨薇兴奋地对采访人员说 。
杨薇所说的“停车神器” , 是成都交警“蓉e行”公众号今年5月上线的“智慧停车”服务模块 。 市民使用这项服务 , 可以在线查询成都停车区域、实时空泊位数、收费价格、服务时间、行驶路线等信息 , 支持一键支付停车费 。 同时 , 还能查询住宅或公司附近闲时车位资源充足的停车场 , 按天或按月购买不同时段的闲置车位 。
近年来 , 北京、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四川等多地积极布局智慧停车设施建设 , 着眼于“停车难”出行痛点 , 探索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 。 业内人士指出 , 停车更科学、更高效 , 不仅可以有效节省驾驶人的时间 , 也能够降低管理方的运营成本 , 进一步提高停车场的运转效率 , 更好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
满足停车需求
据公安部统计 , 截至今年6月 , 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84亿辆 , 其中汽车2.92亿辆 。 今年上半年 , 汽车新注册登记1414万辆 ,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72.5万辆 , 增长35.76% 。 在中国居民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的背景下 , 居民的停车位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
专家指出 , 一方面 , 中国现有的传统停车场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 , 另一方面 , 停车位与停车需求的信息不匹配造成许多车位闲置 。 事实上 , 一些城市部分区域的人员与车辆密集 , 但停车位不足;有些区域则是停车位过剩 , 无法充分利用 , 反而浪费资源 。
在停车供需信息共享的同时 , 通过建设智慧停车场等设施 , 兼顾技术赋能与硬件支撑 , 能更好推动城市停车服务提质增效 。
重庆杨家坪直港大道的“无人收费停车场”是全国较早采用全智能停车管理系统的桥下大型停车库 , 可提供1000余个停车位 , 车辆快进快出 , 完成“闪付” 。 停车场的入口并没有设置收费亭 , 当车辆抵达入口时 , 系统会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识别 , 抬杆放行 。
在重庆长江上游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莫远明看来 , 城市“停车难”问题催生出智慧停车场 , 用户数据和从线上到线下的应用又赋予了停车场更多价值 , 围绕着停车、移动支付、软件服务及广告服务的产业链正在形成 。
补齐服务短板
值得注意的是 , 在推进智慧停车的便民实践中 , 也有一些基建和细节上的短板需要补齐 。 业内人士指出 , 需要及时总结智慧停车服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 出台更具针对性的建设标准、配套措施与服务细则 。 例如 , 有些地区智慧停车的配套设施并未跟上 , 软硬件配置没有打通 , 导致居民使用不便;有些地区在智慧停车规划中 , 数字设备的应用度偏低 , 反而影响通行效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