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于2021年10月16日零时23分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 , 3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将在轨驻留6个月 。
而在这三名航天员中 , 女航天员王亚平无疑受到了多方关注 , 因为在轨驻留期间 , 王亚平将成为中国首位出舱的女航天员 。 此外 , 她将再次为小朋友们进行太空授课 。
2013年12月中旬 , 王亚平曾与聂海胜、张晓光执行神舟十号的载人飞行任务 , 而此次能被选拔再次飞天 , 无疑是幸运的 , 而她也用自己的故事 , 鼓励青年人为了民族复兴的梦想坚持奋斗 。
文章图片
王亚平1980年1月出生在烟台福山区张格庄镇张格庄村 。
小学时 , 王亚平就表现出了相当好的身体素质 。 从小学三年级一直到高中 , 王亚平就不断地参加校、区运动会 , 都是参加长跑项目 。
1997年高考那一年 , 王亚平顺利地通过体检 , 幸运地成为全国第七批37名女飞行员中的一员 。 当年8月 , 她前往长春空军第一飞行学院进行学习 , 从此步入军营 。
2001年6月 , 王亚平以总成绩第二名毕业 , 被分配到空军驻武汉某部队服役 , 成了一名运输机飞行员 。
2005年8月 , 王亚平是第七批女飞行员中首批单机执行人工增雨任务的人员之一 , 先后6次参与执行人工增雨任务 。
2008年 , 她出色地完成了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消云(减雨)、山东省抗旱救灾及战备演习等重大任务 。
2009年6月 , 王亚平参加第一次女航天员选拔 。 2010年5月 , 王亚平被选拔成为中国第一批女航天员成员之一 。
王亚平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 她是家中老大 , 家中还有一个妹妹 。
在同事眼中 , 王亚平非常有孝心 , 到部队后 , 她总是把节省下来的钱寄给家里 。 为改善父母妹妹的生活条件 , 成家后不久 , 王亚平与同在一个部队的飞行员丈夫就将父母接到武汉生活 , 并把妹妹带到武汉上学 。
文章图片
王亚平是一个不怎么喜欢热闹的人 , 爱好也不多 。 晚饭后 , 她喜欢在营区散步或跑步 。
在“神十”飞天的15天里 , 航天员王亚平的父母每天只做一件事︰盯着电视看直播 。 看见女儿画面时开心 , 看不见时揪心 。 老父亲经常半夜惊醒 , 一身冷汗 , 坐在床上自言自语︰“我女儿还在天上呢!”
王亚平回家那天 , 母亲见到她第一句话便是︰“你飞了15天 , 我和你爸能折寿15年 。 ”王亚平当即问︰“今后若再有任务 , 你们还让我上吗?”旁边的父亲不假思索地抢话说︰“当然让你上!只要国家需要 , 我们就支持!”
上一次去太空时还不是妈妈的王亚平 , 此次再上太空 , 女儿已5岁 。 王亚平表示 , 出发前她和女儿互相布置了任务:“我希望她能照顾好自己 , 照顾好姥姥姥爷 , 好好学习 。 她让我飞行回来的时候 , 给她和她的同学摘星星回来 , 而且要摘很多 , 她要分享给她的同学们 。 ”
王亚平的丈夫赵鹏也是一名飞行员 。 每当工作忙起来 , 两人见一次面都很难 。
王亚平与丈夫一起学习
文章图片
而在工作上 , 王亚平是一个责任心、事业心很强的人 。 她在训练与学习时热情都很高 , 而且肯钻研 。 刚到部队的前3年多时间里 , 王亚平参加航理考试时 , 连续两年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
在航天员的训练中 , 为模拟失重环境下的出舱活动 , 航天员们需要完成连续六、七个小时的中性浮力水槽训练 , 这对男航天员来说都很吃力 , 然而体型偏瘦的王亚平却在每次水下训练结束后 , 还能保持兴奋的状态 。 对此 , 王亚平坦言:“累 , 身体是很累 , 但是我觉得每练完一次 , 我的技术成长了 , 我离我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 我就会很有成就感 , 有很幸福的感觉 , 所以我就会特别高兴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