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和Vlog热潮背后,这家来自瑞典的手机供应链公司正不断发力

图片来源:Imint官网

采访人员 | 彭新
短视频、Vlog等视频形式正在席卷全球 。 人们可以快速拍出一段赏心悦目的视频 , 且无需复杂的后期剪辑 。 除受益于强大的手机摄像头 , 一家鲜为人知的瑞典公司Imint也在智能手机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2007年 , Imint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一个学术团队中独立出来 , 早期这家公司主要研究用于空中监视的软件 , 第一笔订单来自军方 。
作为一家小型科技企业 , Imint的产品主要是软件算法 , 专长领域包括实时传感器分析、运动预测、相机建模与校准 , 以此提供软件产品和相关解决方案 。
2015年底 , 为了筹措资金 , 该公司在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 。 次年 , 当时正在智能手机市场大举追赶的华为成为Imint第一大客户 。 至今 , 它的客户包括全球大多数的智能手机厂商 , 比如华为、小米、vivo、一加等 。
也是在2015年前后 , 创始人兼CEO Andreas Lifvendahl看到智能手机时代到来 , 于是将国防无人机使用的相同技术 , 引入到智能手机中 。 例如 , 基于Imint技术开发的安卓设备增强软件Vidhance , 它可以通过深度学习来实时提高视频的精度 , 减少运动抖动 , 跟踪移动的物体 , 自动校正水平 , 降低噪点并强化视频画质 。
商业模式上 , Imint向客户收取来自自有技术的软件授权费:一种方案是客户根据使用 Vidhance的设备数量支付授权费 , 另一种方案则是固定年费 。 其余收入来自SDK软件开发工具包或工具授权费 , 以及维护费用 。
Imint无疑赶上了一个好时机:一方面中国手机公司兴起 , 并急切地希望对外寻找合作伙伴 , Imint的技术正好能满足这种需求 。 另一方面 , 摄像摄影已经成为智能手机最重要的功能 。 从这几年抖音、Instagram上的短视频、Vlog应用爆发来看 , Imint押中了一个强劲爆发的增长趋势 。
实际上 , 随着中国开始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主导力量 , Imint便将业务重点落在了中国 。 2016年成为华为供应商后 , Imint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 并与vivo、小米、字节跳动等公司合作 。 2017年 , Imint在上海成立办事处 , 此后将业务扩展到亚洲等其他地区 。
目前该公司在全球智能手机影像软件市场所占份额约为2% 。 自2016年以来 , Imint在中国的营业额同比增长超过30% , 占全球营业额的80% 。 “中国是目前为止我们全球最大的增长引擎 , Imint绝大多数的营收来自于中国市场 。 ”Andress Lifvendahl向界面新闻采访人员介绍 。
作为智能手机供应链中的一份子 , 尽管目前Imint的主要精力仍在智能手机市场 , 但已经将部分精力放在物联网等应用中 。 Imint计划将业务拓展到智能眼镜和工业摄像头等新领域 。
“包括整个智能手机上下游厂商和摄像头模组厂商在内 , 为了保证自己长期发展必须要选择其他的领域进行投资 。 ”但Andress Lifvendahl强调 , 这种转向并不会很快 , 因为很多投资和5G技术正在发展阶段 , 没有达到技术突破点 。 “最先采纳的物联网领域的客户基本上都是在工业端 。 工业企业会考虑采纳物联网设备来优化自己现有的生产或者管理流程 , 这是一个早期阶段 。 ”
9月28日 , Imint与VR头盔公司Rokid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 根据协议 , 全新的Rokid X-Craft 5G工业防爆AR智能头盔搭载了Imint的Vidhance软件 , 帮助工人在现场工作中获取高质量的视频信息 。
【短视频和Vlog热潮背后,这家来自瑞典的手机供应链公司正不断发力】对于这样一家小型科技公司而言 , 挑战也无处不在 。 市面上新的传感器正不断被开发出来 , 新的光学防抖技术相继涌现 , 甚至很可能客户也将转变为竞争对手 。 为此 , 长期以来关注细分市场的Imint需要加速前进 , “我们必须要开发出新的防抖技术与这些新的传感器和终端设备相适应 , 而保证在终端用户设备端的竞争力 , 也是我们强化研发的一个重要方向 。 ”Andress Lifvendahl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