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胡厚崑谈5G:过去低估了5G的难度,现在低估了5G的成就( 二 )


但要推动5G大规模商业化部署 , 现在的软能力仍然不够 。 胡厚崑认为 , 要在网络能力上持续提升大上行、稳定时延、并新增感知等网络能力 , 同时提升toB网络的集成交付的效率 。 他举例 , 未来AI质量检测业务 , 将从2D扩展到3D , 以扩展机器视觉在质量检测、辅助维护等更多的应用 , 这就需要上行2-5Gbps的能力 , 目前5G的上行还存在差距 。
“软能力的积累 , 前期的价值会很难衡量 , 也很难直观地看到商业回报 , 但这些能力的积累构成了拉开竞争差距的巨大优势 , 对toB的成功不可忽视” , 他说 。
至于5G时代消费者业务的创新方向 , 业内普遍认为是XR(AR/VR) 。 一个可见的趋势是 , Facebook子公司推出的Oculus Quest 2今年第一季度出货量超过460万 , 成为当下最受欢迎的VR设备 , 已经成功实现盈利 , 并有望在今年突破千万出货规模 。 业内普遍任务 , 千万级月活跃用户是XR规模应用产业的拐点 , 目前来看 , 这个拐点即将到来 。
网络能力的缺憾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 云XR业务 , 需要低于10ms的网络时延 , 以及超过4.6Gbps的下行速率 , 当前的能力还无法满足 , 因此大部分普通用户仍然很难拥有XR体验 。 加快构建实时通讯和感知能力 , 也是华为在去年发布5.5G愿景时提出的一个主要提升方向 。
XR内容的丰富程度则决定了这个行业的上限 。 虽然业内已经有一些落地在教育、游戏行业的内容实践 , 但普适性并不强 。 事实上 , XR的内容建设不仅仅是运营商的任务 , 更是大厂和诸多创业公司的机会 。 在行业的起步阶段 , 最先拿出好内容的厂商可能是最大的赢家 。
XR的商业落地比想象中更近 , 这与5G网络的布局不无关系 , 但也应看到它当前的局限 。 无论如何 , 面向XR即将大规模应用的拐点 , 现在可能是加快网络和内容部署的好时机 。
【华为胡厚崑谈5G:过去低估了5G的难度,现在低估了5G的成就】“短短的五年时间里 , 5G的发展比我们的预期要快得多”胡厚崑说道 , 应该为现在取得的成就而自豪 , 但是道阻且长 , 全行业应该在网络、业务、生态上扎扎实实做好 , 才能挖掘5G更大的价值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