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烂鳃病用什么药消毒 鱼烂鳃是什么病

这篇文章主要是给大家详细介绍关于“鱼烂鳃病用什么药消毒”的核心内容以及“鱼烂鳃是什么病”的相关知识,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往下看 。

烂鳃病是锦鲤饲育过程中一种常见的鱼病, 一般可分为细菌性烂鳃和寄生虫性烂鳃, 具有传染迅速、发病时间长的特点 。
在每年的4-10月均有发病可能, 而5、6月份作为池水温度上升最快的时期, 更是发病高峰期 。
因此, 小编送上一份烂鳃病的发生情况和防治方法, 供各位鱼友们收藏、参考 。
一、发病症状
病鱼在发病初期通常表现为食欲不振, 在中后期表现为基本不摄食, 鱼体消瘦, 游动缓慢, 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 。
由于患病锦鲤腮部组织被破坏, 病鱼呼吸受到影响, 导致病鱼常游至水表并表现浮头状, 病情严重者, 在换清水后, 仍有浮头现象 。
病鱼鳃部表现为腮丝肿胀, 局部缺血呈波红或灰白色, 黏液增多, 末端腐烂缺损 。
有时软骨外露, 有时鳃部尖端组织出现腐烂现象, 表现为鲤边缘残缺不全, 有时腐烂部位不在边缘处, 表现为鲤盖骨的内表皮存在充血现象, 有时被腐蚀成一个略成圆形的透明区, 俗称”开天窗“, 死亡率较高 。
观察患细菌性烂鳃病的病鱼腮丝部分, 初期症状腮丝清晰可见, 腮丝边缘略微发白(正常鱼鳃为血红色), 中后期因鳃部腐烂并常带有污泥导致鳃丝难以观察, 故症状较为明显 。
细菌性烂鳃病与寄生虫性烂鳃病二者在发病早期外观症状基本相似, 肉眼难以观察, 晚期则相对容易区别 。
如果发现鳃丝腐烂发白带黄色、尖端软骨外露, 并粘有污泥或黏液, 镜检观测到大量细长、滑行的杆菌, 则为细菌性烂鳃病;镜检中如寄生虫数量较多, 则为寄生虫性烂鳃病 。
二、防治方法
锦鲤养殖需要加强水质管理, 调节好水质, 创造一个适合锦鲤生存的环境, 故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 。
第一, 养殖过程中要注重水质管理, 做到投饵适量;
第二, 勤洗过滤, 避免水体受到污染;
第三, 有条件的可以加设增氧设备, 保证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含氧量水平较低也是此病发生的常见原因) 。
发病早期, 及时外泼消毒药即可治愈;当病情严重时, 致病细菌可能已感染内部器官, 因此需采取外泼消毒与内服药饵相结合的措施, 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具体实施方法, 可根据实际条件灵活选用 。

鱼烂鳃病用什么药消毒 鱼烂鳃是什么病

文章插图

1、外用药治疗
(1)先用0.7g/m3硫酸铜进行全池泼洒, 第三天用生石灰进行全池泼洒, 同时投喂抗菌药饵3-7天 。
(2)用0.5g/m3 二氧化氯或溴氯海因全池泼洒 。 第二天换1/2的水, 第三天再泼洒一次, 一周后改用0.3g/m3二氧化氯或溴氯海因全池泼洒, 巩固治疗 。
(3)全池遍洒二氯异氰脲酸钠(即优氯净, 含有效氯60%)1-3次, 使池水浓度为0.5-0.6g/m3, 以杀死水体中及鱼体表的病原菌, 从而有效治疗烂鳃病 。
(4)全池遍洒三氯异氰脲酸(即强氯精, 含有效氯85%), 使池水浓度为0.3-0.4g/m3, 每天一次, 连泼两天 。
2、内服药治疗
(1)每千克鱼体重用诺氟沙星10-20ml拌饵投喂, 连喂3-6天;或每千克鱼体重用诺氯沙星20-30ml拌饵投喂, 连喂6天 。
(2)每千克饵料加鱼用肠炎灵3-4g拌饲, 制成水中稳定性好的颗粒药饲投喂, 连喂3-6天, 每天投喂两次 。
鱼烂鳃病用什么药消毒 鱼烂鳃是什么病

文章插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