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土政策经济 焦土政策什么意思( 二 )


在俄罗斯爱国诗人的笔下,这场大火被赋予了拟人化的色彩,它就像一个勇敢的战士,把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大军赶出莫斯科 。但是俄罗斯人又不得不面对一个惨烈的现实:一个美丽的城市毁于一旦 。大火一直烧了好几天,直到一场暴雨来到,火才渐趋熄灭 。这场大火几乎使莫斯科全城的古代建筑、古物、园林都化为灰烬 。1812年以前,莫斯科有3万幢房屋,火后剩下不到5000幢,全城着火面积有3/4 。在大火中被烧死和烧伤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在灰烬中随时都能发现尸体 。
从莫斯科到巴黎,法军一溃千里
被大火赶出莫斯科的拿破仑仍没有死心,他认为俄罗斯军队所剩无几,莫斯科已成废墟,圣彼得堡唾手可得,亚历山大肯定会来求和 。他派了使者找沙皇商议停战,亚历山大斩钉截铁地回答:只要俄国疆土上还存在一名法国士兵,就不议和!

焦土政策经济 焦土政策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拿破仑大军的悲剧
随着严冬的来临,加上大火使法军补给严重紧张,拿破仑不得不决定撤退,而此时他的60万大军只剩下了10万出头 。撤退的拿破仑大军被第聂伯河拦住去路,而此时库图佐夫的追兵逐渐逼近 。由于桥梁已被俄军破坏,拿破仑强迫士兵下水架设简易桥,由于天气寒冷,所有下水建造浮桥的人都冻死了,最后只剩下1万多名士兵跟随拿破仑狼狈逃回国内 。拿破仑还没来得及恢复元气,1814年3月,亚历山大率反法联军进入巴黎,迫使拿破仑下台 。
大火改变了欧洲历史
大火之后留下的谜团一直困扰着人们,是谁点起这把火的呢?主流观点认为这场大火是库图佐夫精心策划的 。他要让法军舒舒服服住到莫斯科,等法军把所有的辎重都安顿到城内以后,再将它们一把火烧掉 。那些打劫的“农民”就是纵火者,其中一部分是沙皇敕令赦免出狱的政治犯和刑事犯,为了立功,他们乐于执行这道命令 。
拿破仑认为,“放火烧城”是莫斯科总督罗斯托普金蓄意计划和部署的“疯狂做法” 。因为当人们企图救火时才发现,罗斯托普金事先把一切消防水龙和灭火器具都运走了 。另外,全城各处同时起火,显然有计划有预谋;据说罗斯托普金本人也承认,是他亲自下令放火烧城的 。一些俄国人也认为这场大火是他们自己放的 。在他们看来,这是一次勇敢的“焦土政策”,表明俄国人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抵抗外敌入侵 。
但也有人认为,法国士兵对莫斯科大火负有直接责任 。拿破仑的士兵“夜进私宅,点起蜡烛头、火把和柴火照明”,不慎酿成灾难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在小说《战争与和平》中即持这种观点,他认为大火是喝醉了的法国士兵造成的 。他的推断依据是:莫斯科这座始建于1156年的俄罗斯古都,地处森林稠密的东欧平原,数百年来人们习惯以木结构为城市建筑的骨干,故有“木屋市”的别名 。一直到17世纪末,全城除了克里姆林宫等少数石建筑,木屋仍比比皆是,就连沙皇的其他宫殿也保持着传统的木结构风格 。当拿破仑率军入城时,那些法国士兵并不了解莫斯科城内这些情况,因粗心大意而酿成火灾 。
不管起火原因究竟如何,这场大火改变了整个欧洲的历史,它直接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衰弱直至灭亡 。正如德国评论家弗朗茨·梅林所说,“莫斯科的大火开始了一个时代” 。
焦土政策经济 焦土政策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拿破仑大军惨状
二、蒋介石在长沙抗击日寇时用的"焦土政策"
1938年11月12日晚至14日国民党在长沙放的一把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数千年的古城毁于一旦 。全城99%的街巷、房屋被烧 。1900余石谷米被烈火吞掉,300万元的绸缎烧成灰土,400颗价值连城的汉印及许多文物珍品荡然无存,30000多人葬身火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