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丝绸之路

1、汉朝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 , 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 , 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 , 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
2、丝绸之路的作用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是连接中国和西方世界的第一座桥梁 。通过这条古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
正是通过这条道路 , 西方的葡萄、胡桃、石榴、苜蓿、香料、药材、胡椒、宝石、玻璃、旬牙、骏马、狮子,以及音乐、舞蹈、天文历法和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文化 , 大量传入中国 。另一方面,中国的丝绸、漆器、竹器、铜铁、火药、金银器、瓷器、桃、梨,以及造纸、打井、炼铜、兴修农田水利和制造火药的技术,也经由这一路线传往西方 。
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不但大大增进了中西各国各族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而且大大丰富了东西方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3、汉朝开辟丝绸之路的条件历史题汉朝开辟丝绸之路的条件:汉朝大一统的局面形成和汉代经济的繁荣奠定了政治经济基础 。张骞通西域,沟通了中原同西域的关系,加强了中原同西域乃至更远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 。西域都护的建立是丝绸之路开通和畅通的保证 。
4、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汉朝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雏形在秦汉时期便已存在,目前已知有关中外海路交流的最早史载来自《汉书地理志》,当时中国就与南海诸国接触,而有遗迹实物出土表明中外交流可能更早于汉代 。
在唐朝中期以前,中国对外主通道是陆上丝绸之路 , 之后由于战乱及经济重心转移等原因,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交流主通道,在宋元时期是范围覆盖大半个地球的人类历史活动和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载体。
海上通道在隋唐时运送的主要大宗货物仍是丝绸,所以后世把这条连接东西方的海道叫作海上丝绸之路 。到了宋元时期,瓷器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