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征寰宇?——专访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 二 )


“这么多年来 , 面对这些简单的、一遍又一遍的、自己已经无数次地完成过的训练 , 仍然要有像小学生一样的心态 , 这是很重要的 。 ”翟志刚说 。
可亲可敬的邻家大哥
在神舟七号出舱活动中 , 翟志刚“宁可回不去 , 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的一番话 , 引发无数人的敬意 。
【再征寰宇?——专访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其实在飞天的背后 , 危险始终如影随形 。
在水槽训练期间 , 翟志刚遭遇了一次惊险 。 当时他沉到10米深的水下 , 气瓶意外漏气了 。
这时 , 如果航天员快速上升 , 将会对身体造成极大伤害 , 现场监测的科研人员紧张起来 , 指挥潜水员配合翟志刚出水 。
翟志刚面色沉稳 , 与潜水员交替共用一个气嘴 , 按规定动作缓慢游出水面 。
一上岸 , 训练负责人赶忙上前询问“身体怎么样?”翟志刚说:“没问题 , 可以继续训练 。 ”
在网友的心中 , 这个头顶光环的东北少将 , 还是一个行走的段子手 , 在神舟七号任务后 , 翟志刚接受采访爆梗不断 , 被网友称为“宇宙级梗王” 。
采访人员问:“发射时是什么感觉?”
翟志刚脱口而出:“当时就像是有人从我后面咣的一脚 , 把我从正面踢到反面 , 完了之后我就悬在那了 。 ”
回忆出舱时那一刻 , 翟志刚说:“一打开满眼蔚蓝 , 但紧接着低头一想觉得不对劲 , 外太空应该是黑色的 , 怎么是蓝色的呢?哦 , 原来这是地球 。 ”
“但凡有他出现的场合 , 都充满欢乐 。 ”跟翟志刚打交道的科研人员这么说 。
王亚平告诉采访人员 , 从他那不仅能得到快乐 , 还能收获信心和正能量 。 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给予帮带 , 而且给予鼓励和肯定 , 大家都喜欢跟他在一起 。
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在太空执行出舱任务时 , 神舟十三号乘组作为地面支持岗进行观察 。
翟志刚发现 , 拆卸工作台和脚限制器等大型设备时 , 由于太空失重无法固定身体 , 一只手悬浮在空中 , 另一只手很难操作设备 。
这之后 , 只要进行出舱活动水下训练 , 翟志刚就琢磨如何克服这一难题 。 他尝试着利用身边的扶手或环形扶手固定自己的脚 , 再去插拔设备 。
做完之后 , 他马上喊来乘组其他两人 , 一起体验 。
“翟哥不仅是指令长 , 更像师傅一样 , 恨不得把他自己身上所有的本领都倾囊相授 , 他一遍遍地演示怎样摆放 , 用脚跟还是脚尖 , 怎样去操作。 ”叶光富说 。
出征前的采访 , 翟志刚再出金句 。 他说:“高高兴兴地飞出去 , 兢兢业业地飞行中 , 安安全全地飞回来 。 作为我们这个乘组 , 作为我个人有信心、也有能力把神十三任务完成好!”
王亚平:
“女儿让我去太空给她摘星星”
王亚平因“中国首位太空教师”的身份被大众熟知 , 如今乘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再度问鼎苍穹 , 她又多了很多“首个”标签:中国首个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 , 还将是中国首次驻留时间最长的女航天员和中国首个出舱的女航天员 。
“男航天员能做到的 , 我也能做到”
18年前 , 一颗“飞天”的种子在女飞行员王亚平的心里种下了 。
那是2003年 , 杨利伟实现中国人千年飞天之梦 , 世界瞩目、举国同庆 。 当时只有23岁的王亚平 , 同样坐在电视机前关注这一历史时刻 , 她脑海里一个小火苗“腾”地被点亮了:“中国现在有了第一个男航天员 , 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如果可能 , 我要做那个向太空挑战的人 。 ”
加入航天员队伍之后 , 她才发现光鲜灿烂的时刻只是惊鸿一瞥 , 在航天员的职业生涯中 , 只有准备飞行和飞行两种状态 , 更多的是面对数十年如一日地枯燥艰苦的训练和一次次严酷的挑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