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探测或将迎来人类新计划!( 二 )


立体探测势在必行
从最早的先驱者号到比水星还靠近太阳的太阳轨道器 , 国际上已经开展了多项对太阳的探测任务 。 中国曾开展太阳空间望远镜的预先研究 , 也曾对“追日”的“夸父计划”进行过预研 , 其探测器设计轨道在距离地球百万公里的位置 。
当前的形势发生了新变化 , 国际任务已经触达新深度、带来新认知 , 例如帕克号太阳探测器 , 是有史以来最接近太阳的人造物体 , 并首次实现了距离日心约9.5个太阳半径处的抵近探测 。
与会专家认为 , 我国开展立体探测势在必行 。
一方面 , 它将给太阳物理的研究和空间天气预报提供高质量的数据 。在研究了40多年太阳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汪景琇看来 , 太阳物理仍然存在一系列重大前沿科学问题 。
科学研究的原始创新不存在第二名 。 “要实现全面、准确、及时、有效地空间天气预报系统 , 对太阳立体探测亦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 。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赤表示 。 因此 , 要开展太阳物理中前沿科学问题以及空间天气预报的研究 , 中国必须构建自己的立体探日系统 。
另一方面 , 整个项目可带动外围支撑技术和体系的发展 。例如 , 我国的太阳探测仪器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 数据处理方面也存在一些短板 。 倘若以目标为导向、以任务为指引 , 15-20年的努力将有望实现高性能有效载荷的突破 , 同时也可以多条腿走路 , 倒逼技术路线创新、数据处理方法创新等 。
“太阳立体探测项目将是融合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的系统工程 。 ”杨孟飞说 , 它的建立将促进太阳物理科学研究、空间天气预报应用和航天技术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解决太阳物理前沿科学问题、提高太阳活动和空间天气预报能力;推动我国太阳空间探测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
来源:科技日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