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人不愿买房,但为什么还会开盘秒售空?背后竟有这般操作
----越来越多人不愿买房 , 但为什么还会开盘秒售空?背后竟有这般操作//----
"multi_version":false
文/诸葛找房
转眼间 , “因城施策”的落实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 曾经增值过快的房价终于趋稳 , 今年不少城市的第四进度都面临着巨大考验 。 以北京为例 , 因供应量持续攀升 , 限竞房库存量达到历史高峰 。 业内人士指出 , 未来北京地区新房项目去化率将持续分化 , 去化较难的原因与二手房选择性较大、对购房者引流有关 。 二手房基本都是成熟的社区 , 在配套上有明显的优势 。 同时 , 也间接反映出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买房了 。 北京尚且如此 , 其他城市可能也只是时间问题 。 可以说 , 房子没以前那么好卖了 , 大涨的可能性不大 , 平稳甚至稳降才是未来的主旋律 。
但开发商要活下去 , 绝不会坐以待毙 , 虽然不敢明目张胆的直接降价 , 但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 , 为了将库存卖出去 , 可谓费尽心机促销 。 比如 , 近日美的置业向公司股民派发购房代金券 , 称只要曾经持有公司200股股票 , 即可获赠1张3990元购房代金券 , 每人最多领取5张 , 可在享受其他优惠基础上再抵扣房款 。
再比如 , 不少楼盘在线下混不下去 , 便找到了电商巨头搞起线上卖房 。 结合双十一的促销热点 , 阿里和京东在70个城市 , 联合超过200家房地产开发商 , 投放超过6000套特惠房源 , 学区房1元起拍……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
很多人都纳闷儿 , 既然不好卖了 , 为什么我的城市还在涨呢?为什么我看售楼处还有排队摇号的呢?其实 , 这点不难解释 , 除了“一城一策”促使不同城市房价分化以外 , 营销手段自然也必不可少 。 有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 , 你所看到的景象只不过是商家想让你看到的样子罢了 , 真实的一面往往会被隐藏 。 一位售楼小姐和盘托出了几个商家常用的套路 , 背后竟有这般操作!
首先 , 想要把东西卖出去 , 最需要做的就是有一个精准的定位 , 找到用户痛点至关重要 。 人性的弱点中有两个被广泛地应用在了各行各业 , 那就是猎奇和贪婪 , 所以饥饿营销才屡试不爽 。 随时能买到的往往不会被人重视 , 而限时限量的往往特别受欢迎 。
因此 , 当你去售楼处咨询却被告知售空了的时候 , 可能只是商家捂盘不想卖 , 给购房者营造一种一开盘就“抢购”一空 , 你要是不抓紧就买不到的氛围 。 先把好卖的藏起来 , 看人下菜碟 , 把不好卖的推荐给不懂行的小白 。 待库存清的差不多了再把好房源加价卖出 , 这样既减小了滞销风险 , 还能让房子卖出更好的价格 。
其次 , “房闹”和“房抢”可能也只是实现排演好的大戏 , 如果能幸运闹上新闻 , 还能顺便做一次免费的宣传 。 每个楼盘都有趴活的群众演员 , 工资基本日结 , 福利好的售楼处还管吃管住 。 所以 , 以后在看到人满为患的售楼处 , 一定要打个问号 , 不要全然相信 。
最后 , 多个朋友多条路 , 寻找合作伙伴也是很重要的 。 不好卖的房子如果推销不掉 , 还可以抵押给银行 , 或者丢给中介公司去处理 。 此外 , 有很多企业也喜欢“批发”低价的商品房 , 可以作为员工福利、员工宿舍或者出租、办公等使用 。
而在销售的过程中 , 中介和售楼处的标价多半不同 。 中介价高一方面是要赚差价 , 另一方面则是购房者看完之后有对比 , 就很有可能回到售楼处去购买 。 因为当人没有选择的时候 , 往往会考虑要不要买 , 而当人有选择的时候 , 往往就会考虑买哪个好 , 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成交率 。
现在 , 终于明白为什么了!诸葛小编提醒即将买房的购房者 , 一定要擦亮眼睛 , 货比三家 , 不要操之过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