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奇瑞的车好开又不贵,销量却比不过吉利比亚迪( 二 )
类似事件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 艾瑞泽5干掉了艾瑞泽7 , 瑞虎5现在又面临瑞虎5x的同门挑战 。 吉利旗下也有远景SUV和博越SUV同为紧凑型SUV , 但通过技术含量差别化(前者老平台 , 后者新平台) , 售价差别化(前者是8万元市场 , 后者是12万) , 市场差别化(小城市、城镇和主要城市) , 两款车都获得成功 。
产品定位上最大的问题还在于没有主力车型 , 对比来看 , 吉利轿车方面主打帝豪GL是品质、帝豪是家用 , SUV方面 , 博越是品质 , 远景SUV是性价比 。 而消费者在面对奇瑞时 , 总要犹豫 , 艾瑞泽5和艾瑞泽7买哪个?瑞虎5和瑞虎5x怎么选?
价格、性能都相近 , 甚至几乎相同 , 这是产品定位最要不得的 。 虽然奇瑞现在也有了相对明晰的轿车——艾瑞泽 , SUV——瑞虎两个产品矩阵 , 可还是要确立产品主次 , 用拳头车型带动品牌 。 就像吉利的帝豪 , 现在已经是累计销量破百万辆的轿车 , 已经成了一个名牌 , 这对后期帝豪GL、帝豪GS的推广都大有裨益 。
奇瑞不能像之前做的 , 艾瑞泽7卖一卖 , 转而开始大力宣传新出的艾瑞泽5 , 把前者的销量和潜在客户都抢走了;瑞虎7上来就倾全力推广 , 瑞虎8一上来就又把瑞虎7冷落一旁 。 这无止尽的内耗 , 恰恰是奇瑞产品定位上的失职 。
卖旧品牌成立新品牌奇瑞管理和战略没有延续性
产品上“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混乱逻辑 , 让人不禁想起之前奇瑞品牌上也有同样的战略 。 是奇瑞拉开了国内车企多品牌战略大幕 , 当然这大幕随后也纷纷落下 , 只是奇瑞的幕布落了又升 , 升了又落 。
定位高端的观致亏损近百亿 , 几经折腾 , 最终卖给了宝能;新品牌凯翼更是让人困惑 , 长城和吉利都经历了先做大后做强的正常路径 , 哈弗和吉利之后也推出了WEY和领克 , 奇瑞为什么老是花样百出呢?
据业内人士透露 , 一个新品牌的打造至少需要40亿 , 这钱如果完全用在奇瑞品牌身上 , 树立好产品序列 , 研发更先进的技术 , 奇瑞必将有个大的提升 , 拉近和长安、吉利、长城第一集团的差距 。 现实情况却是 , 成立刚刚4年的凯翼又被打包给了宜宾 , 又被卖了!
还没完 , 北京车展上 , 我们看到奇瑞又发布了新“品牌”——捷途 。 厂家一再强调这是个隶属于开瑞的新产品序列 , 但从宣传和北京车展独立展台 , 还有5款新车的庞大阵容来看 , 这就是个品牌级的产物 。
捷途定位是旅行 , 什么生态联盟等一大堆时髦词汇 , 注意不是旅行车 , 而是强调开着捷途去旅行 。 这种莫名其妙的定位 , 又让我想起来当初凯翼所谓“众包设计” , 最终我们看到的产物却是 , 凯翼X5是奇瑞瑞虎5的换标车 。 而从北京车展上亮相的5款同时达到量产水准的捷途新车来看 , 最合理的解释仍然是 , 这些车很可能基于奇瑞SUV和开瑞MPV而来 。
奇瑞似乎又陷入了死循环 , 成立新品牌→卖掉→再成立新品牌→再卖……在这样没有任何延续性的战略下 , 奇瑞10年销量不见涨 。 对比来看 , 同期吉利快速发展 , 吉利品牌做强的基础上 , 又推出了高端定位的领克 , 且也可以说获得了成功 。
奇瑞高端之路波折却必须走下去 , 曾经把高端化寄托在观致身上 , 现在又搞一大堆无谓的品牌分散精力 , 现在的奇瑞品牌压根还没开始高端 , 地基都没打好 。 不要再玩什么资本游戏 , 对奇瑞长远发展来讲 , 最好的选择就是集中精力把奇瑞品牌做好 。
国际市场都是虚妄奇瑞所谓研发实力不接地气
如果你留心观察各企业销量报表或相关新闻 , 就会发现奇瑞特别喜欢标榜自己的国际市场销量是国内最佳 , 布局海外国家六七十个 。 现实情况却是 , 奇瑞2017年出口新车10.77万辆 , 且不说这些销量集中在巴西等不发达地区 , 就说这11万辆不到的总量 , 平均到60个国家 , 1国才分上2千辆不到 , 压根不可能有相应完善的经销商网络 , 完善的售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