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 官网 复旦大学严实微博( 三 )


具体计算年代的方法,我们采用的是贝叶斯统计方法 。我在网上看到了不少评论,很有意思 。比如有一位学者,他看到我们用了贝叶斯统计方法,大约在网上检索了一番,发现贝叶斯学派是“主观概率学派”,就认定我们是在“主观”臆测 。实际上,主观概率学派相对于频率学派而言,是对概率论的一大发展,在无法通过重复试验得出概率的情况下,根据有限的观察提出一个主观假设,通过大量的材料不断作出修正,逐渐逼近事实 。这更接近经验科学的普遍做法 。就算相对论也是一种假设,还在不断接受经验世界的检验 。这个方法首先用在物种分化,后来语言学也采用了,并且产生较大的影响 。
有了这种语言谱系树,还可以用谱系地理学(phylogeography)的方法推断分化的地理位置 。谱系树上最接近的语言,通常地理距离也比较接近 。例如,上海与苏州地理上比较接近,语言也比较接近 。上海与广州,距离比较远,语言的关系也比较远 。当然,也会有不同的情况,武汉与昆明的距离比较远,语言却比较接近 。但是大多数的情况下,语言的距离与地理的距离是相关的 。同时,这种方法还假定,原始人从一个地方开始向四处分化的时候,他们的迁移是随机性的 。根据这些假设,我们算出原始汉藏语的发源地在四川一带 。但是,汉藏人向四处迁移并不是很随机的,更多的是从北向南迁移 。所以,汉藏人的发源地一定在四川以北,即陕甘宁一带,就是仰韶与马家窑文化的分布区域 。

复旦大学 官网 复旦大学严实微博

文章插图
汉藏语系语言的分化与中国西北、西南地区的人口扩张相关
关于研究团队的构成、不同成员的分工,能麻烦您介绍一下吗?
复旦大学 官网 复旦大学严实微博

文章插图
金力团队合照,左起:严实博士、金力院士、潘悟云教授、张梦翰博士
潘悟云:金力教授统领整个研究团队 。他一直关注人群的遗传结构、人群的迁徙和自然选择这些问题 。斯坦福大学的卡瓦利·斯福扎(Cavalli-Sforza)是以分子人类学解构语言、从基因角度研究人类演化的鼻祖,金力教授做博士后研究就在斯福扎的实验室 。上世纪九十年代,金力教授采集了十万例东亚人基因,研究之后得出结论:整个东亚地区的各个人种都是从非洲迁移过来的,一下子推翻了中国人由“北京猿人”演化而来的假说 。
1996年,金力教授回国之后,在《文汇报》发表了一篇关于东亚人来自非洲的文章,我读到之后,很振奋,因为他做的研究与我的研究是互相印证的 。亚洲大陆的几个语系,阿尔泰语系、汉藏语系、南亚语系和南岛语系,传统观点认为,说这些语言的人种没有什么发生学上的联系,因而这些语系当然是毫无关联的 。比如,过去大家都认为,爪哇猿人和北京猿人是两个人种,那么南岛人和中国人作为他们的后裔,也应该说两种不同的语言 。但是后来我们发现,南岛语系和汉语的一些核心词很接近,这一点是法国语言学家沙加尔(Laurent Sagart)最早提出来的 。举两个例子,女性生殖器涉及人类的繁衍,是很重要的词,国内说的最多的发音就是pi,现在的南岛语也说pi;女性的乳房涉及哺育后代,也是很重要的词,上古汉语的发音是njo,南岛语是nu 。
汉语和南岛语有这么多核心词相似,过去一直让我很困惑 。读到金力教授的文章以后,我就明白了,原来他们都是从同一祖先演化来的 。后来金力教授很快就和我见面了 。要探索文明起源,文献、考古这些传统手段都存在局限性,只有两样东西是既便宜又无处不在的:语言和基因 。通过语言学和遗传学方法,我们可以往上追溯,探讨东亚人群、语言、文明的起源和演化 。从此,我们就展开了合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