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月球岩浆活动停止的确切时间外 , 月球最晚期岩浆活动的成因也一直是未解之谜 。 目前科学界存在两种可能的解释:岩浆中富含放射性元素以提供热源 , 或富含水以降低熔点 。
最新研究基于地质地球所研发的超高空间分辨同位素分析技术 , 取得了意料之外的结果: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玄武岩初始熔融时并没有卷入富集钾、稀土元素、磷的“克里普物质”(这几种元素在地球化学上被称为“不相容元素” , 意为不容易进入到固体中的元素) 。
李献华说:“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富集‘克里普物质’的特征 , 是由于岩浆后期经过大量矿物结晶固化后 , 残余部分富集而来 。 这一结果否定了初始岩浆熔融热源来自放射性生热元素的主流假说 , 揭示了月球晚期岩浆活动过程 。 ”
对于岩浆是否富含水 , 科研团队利用地质地球所纳米离子探针研发的分析技术 , 计算了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玄武岩中的水含量和氢同位素组成 , 获得月幔的水含量仅为1—5 微克/克 , 也就是说月幔非常的“干” 。
科研人员指出 , 这一发现也排除了月幔初始熔融时因水含量高而具有低熔点 , 导致该区域岩浆活动持续时间异常延长的猜想 。
未来月球的探测和研究有了新方向
专家表示 , 新的研究成果为未来月球的探测和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 “过去认为月球差不多在30亿年到28亿年前就停止了岩浆活动 , 我们的最新研究确定在20亿年前月球仍存在岩浆活动 。 那么为什么会有岩浆活动?过去认为 , 可能是这个地区的放射性元素非常高 , 或者是富含水 , 我们的研究也证实并不是这两个原因 。 看来 , 我们应该重新思考月球的地球化学和热演化的理论和模型 。 ”李献华说 。
该系列成果作为中国人全面主导的原创性工作 , 得到国际专家的高度评价 。
德国拜罗伊特大学教授、国际知名行星科学家奥德蕾·布维尔说:“精确的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 ,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玄武岩形成于20亿年前 , 比以往认为月球岩浆活动停止时间晚了近10亿年 。 这些研究结果也为月球年轻岩浆活动的成因提出了新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 ”
“迄今为止 , 月球历史上在30亿年前到10亿年前之间到底有没有岩浆活动 , 火山喷发的数据记录是一片空白 , 中国科学家发表的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填补了这项空白 。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国际知名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家尹庆柱认为 , 这一重大发现对于太阳系行星表面陨石坑撞击年龄的绝对标定 , 以及对于进一步研究月球的热历史演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中科院副院长周琪透露:“中科院也在积极推动月球样本研究的国际合作 , 中科院与法国科研中心在月球样本合作领域方面已达成初步共识 。 ”(采访人员 吴月辉)
《 人民日报 》( 2021年10月20日 第 12 版)
【深化对月球演化的认知(科技自立自强)】责编:张靖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