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90年史话[73]|“老字号”的新面孔

【参考消息90年史话[73]|“老字号”的新面孔】参考消息网10月20日报道2012年10月 , 微信公众号这一全新平台刚走进人们视野不久 , “参考消息”微信公众号就正式注册上线 。 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参考消息” , 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最早的“尝鲜者”之一 。
甫一亮相 , “老字号”的“新面孔”就备受关注和期待 。 在新媒体浪潮助推下 , 立足于报纸“外媒说”的特色优势 , 《参考消息》微信公众号在新“战场”上迅速崛起 , 从2012年至今不到十年的时间里 , 粉丝量大幅增加;发稿量也从最初的每天不足10篇 , 到现在每天推送约40篇 。
参考消息微信公众号秉承了《参考消息》报纸一贯冷静客观、平衡全面的风格 , 不当“标题党” , 不带节奏不炒作 , 不为了赚取流量而丧失主流媒体的格调和品位 ,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 为受众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 奉上最权威可靠的内容 。
稿量大、类型多、点击高、用户活跃 , 已成为参考消息微信公众号的鲜明特色 。 目前 , 参考消息微信公众号月均10万+文章超过400篇 , 单篇点击量最高近200万 , 2020年总阅读量高达10.5亿 , 位列国内报纸媒体微信公众号新榜排名前列 。 在参考消息微信公众号上 , 优质内容的传播力、影响力得到了充分展现 。
参考消息微信公众号强调“以读者/用户需求为核心” , 不断创新表达方式、丰富报道内容 。 “中俄‘撒糖’ , 谁酸了?”“这核潜艇 , 北极熊都嫌弃……”等新颖报道 , 总能让广大读者“眼前一亮”、“会心一笑” 。
近年来 , 参考消息微信公众号还结合音视频、海报、漫画等多种表现手段 , 立足“好读、好看、好听”进一步发力内容创新 , 推出了深度报道栏目“锐参考”、时评专栏“参考快评”、漫画专栏“参考漫谈”、系列时事脱口秀“参考包袱铺” , 以及音频“参考夜读”、“参考双语”、包括海报和H5互动小程序在内的“锐创意”等一系列原创品牌栏目 。
新媒体时代 , 创新永不止步 。 今年9月1日起 , “数字报”服务在参考消息微信重磅亮相 , 为读者“掌上知天下事”提供了更多选项和全新可能 。 读者们不仅踊跃订阅 , 还在微信公众号后台为我们留言鼓劲:“加油!从小就跟着父亲看《参考消息》”“《参考消息》是我们全家最爱的报纸 , 祝在网络时代越来越好 。 ”
“90后”参考消息是否依然风华正茂?不妨来微信公众号上看一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