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 。《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 。据《史记》记载,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就是在旧历五月五日这天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 , 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 , 是普遍现象 。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 。这样 , 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在湖南汨罗市,赛龙舟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 , 将龙头供在词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 , 又纪念屈原 。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而在广东,龙舟竞渡之前,要首先进行请龙、祭神的仪式 。赛龙舟作为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 , 已流传两千多年,除了端午节之外,也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 。如果从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个说法去理解 , 它现在已经超越了一项体育运动的范畴,变成了一种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精神图腾 。
端午节戴佩饰香包之类的小物件也有着一段悠久的历史 。香包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也有用碎布缝成的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颜色鲜艳 , 袋囊内的填充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 , 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
4、端午节的历史【端午节的由来简单介绍】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 。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 。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千百年来 , 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 , 深入人心 。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 。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
- 请问一下徐阶是怎么死的
- 野生山枣有什么功效 吃野生山枣有什么好处
- 2023年海南万宁冬天冷吗 万宁冬天适合去的景点
- 国闻报的主笔是谁 国闻报的创办者
- 万宁4月份气温多少度 万宁的发展怎么样
- 白色的菊花代表什么
- 万宁春节穿什么衣服 万宁春节的美食购物
- 什么是反比例的量
- 男士肾虚是什么征兆
- 运动鞋系鞋带的方法男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