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大潮中“一桩难求” 新能源车充电难如何破题( 二 )
此外 , 据采访人员了解 , 充电功率不统一、充电桩兼容性差也是导致纯电动车充电难的重要因素 。
“由于汽车厂商所采用的电池性能不尽相同 , 不同品牌的纯电动车在充电功率上存在明显差距 , 再加上一些高速公路的充电桩兼容性差 , 个别纯电动车可能需要尝试多次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充电桩 。 ”崔东树说 。
与此同时 , 由于部分老款纯电动车的电池技术落后 , 充电功率设置相对保守 , 它们也容易出现与充电桩不匹配的情况 , 影响整体的充电效率 。
“毫无疑问 , 续航里程仍然是当前纯电动车车主最关心的问题 。 随着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车市场保有量的逐步增大 , 这类‘充电难’的问题可能还会发酵一段时间 。 ”薛旭预测说 。
完善电动车补能体系还需多方协力共建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 , 到2025年 ,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 到2035年 , 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
“面对未来的电动汽车浪潮 , 如果不未雨绸缪 , 从充电硬件环境、软件服务能力等方面提前布局 , 电动汽车使用过程中出现‘里程焦虑’的现象可能越来越多 。 ”崔东树直言 , 要从根本上解决充电难题 , 就必须在政策端、技术端、市场端的多方合力 。
近日 , 国家电网已表态将加快高速公路充电站建设 , 预计2025年实现东部地区高速公路充电站覆盖率达到80% , 中西部地区达到60% , 同时也将对早期建成的充电桩升级改造 。
崔东树认为 , 从政策面来看 ,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已经明确提出 , 要积极扩建新建停车场、充电桩 。 而在地方政策层面 , 目前已有20多个省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多布局充电桩产业 。 而在产品端 ,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 , 增加直流充电产品的占比可大幅提升充电效率 。
据了解 , 目前各大新能源充电企业 , 正在积极利用资本加速新技术的研发和新产品的投放力度 。 今年5-6月 , 星星充电、依威能源、特锐德、云快充充电桩4家充电桩运营商以及昇科能源、中电智谷两家充电桩技术企业获得了融资 。 其中 , 仅依威能源就拿到了3.5亿元的巨额融资 。
事实上 , 电动汽车充电便利与否 , 除了充电桩数量外 , 充电效率的高低也至关重要 。 因此 , 在加快直流充电桩布局的同时 , 还有越来越多企业谋求通过提升充电效率来解决充电难问题 。
值得注意的是 , 当公共充电桩难以满足新能源车主日渐增大的充电需求 , 补能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的换电模式再次引发各界热议 。
在换电领域 , 蔚来可以算是国内新能源领域的代表企业之一 。 其发布的数据显示 , 蔚来汽车目前在国内布局了519座换电站 , 其中高速换电站109座 。
蔚来官方数据显示 , 10月1日-7日 , 蔚来全国高速公路换电站单日最高提供换电补能服务118次 , 用户下单至完成换电平均时长为14.1分钟 , 换电时间远比充电时间快很多 。
“虽说换电是一种思路 , 但是各品牌之间电池规格不统一 , 无法互通等问题却是现实存在 。 ”薛旭提醒说 , “想把换电站的普及率提高上去很难 , 要考虑成本、标准化、安全等因素 , 这也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事情 。 ”
他建议说 , 解决充电难的问题需要从全局角度出发 , 做建设的“加法” , 鼓励更多资本进入充电市场 , 加大充电设施的建设力度 。
“此外 , 有关各方还需要做管理的‘减法’ , 解决重建轻管、各自为政等问题 , 推动现有设施升级 , 充分发挥作用 , 从而匹配市场的新需求 。 ”薛旭总结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