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蓝科技观察】说到“酷派“手机 , 似乎像是很久远的记忆 。 多年前 , 中兴、华为、酷派、联想组成的国产手机界F4“中华酷联”, 成功狙击了诺基亚、三星、LG、摩托罗拉等海外品牌 , 雄霸国内手机市场 , 还曾登顶全球手机榜榜首 。
然而 , 伴随着小米、vivo等新兴势力的崛起 , “中华酷联”除了华为以外 , 其他都逐渐消失在历史舞台 , 酷派也一度在手机圈中“查无此人” 。
而在最近 , 酷派不断对外界放出猛料 , 先是获得8亿多港币融资 , 后又引进前小米高管人才 。 10月12日 , 5位平均年龄35岁的酷派高管集体亮相 , 并放出豪言“三年内酷派要重返手机行业国内第一梯队” 。 豪言壮志之下 , 酷派还有翻身的机会吗?
【酷派放豪言回归,是王者归来还是重蹈覆辙?】小米空降兵能挽救酷派吗?
回想在那个安卓还没登场 , 苹果还没风靡的年代 , 酷派也曾辉煌过 。 酷派靠着“抱上”运营商的大腿 , 在国内市场份额排名前三 。
2015年运营商开始下调4G资费 , 并逐步停止了购机补贴 。 酷派的销量开始下滑 , 同时暴露出了酷派在电子商务和线下渠道的致命弱点 。
2016年 , 国内手机市场加速 , 失去价格和渠道优势的酷派 , 在产品研发上也开始明显掉队 , 不再追求技术创新和新兴市场开拓的酷派 , 尽管有过辉煌的过去 , 也换不来消费者对他的情怀 。
手机江湖风起云涌 , 永远不缺立Flag的厂商 , 何况这也并不是酷派立下的第一个Flag 。 2016年 , 酷派首次换帅 , 接任者刘江峰就放出豪言 , 表示要三年内重回国内主流厂商行列 。 但刘江峰没能挽救酷派 , 上任一年后便悄然离场 。
今年 , 酷派再次立下这样的Flag , 如此高调的背后是酷派的新团队、新战略和新产品 。 新团队方面 , 这次酷派一口气从小米挖来了四大人才 , 除了优秀的职业背景之外 , “年轻”化也成了新团队的标签 。
除此以外 , 酷派也在资本市场上为自己的回归筹集“弹药” , 从去年底开始 , 酷派已融资超过21亿港元 。
信心满满的酷派会成为王者归来还是重蹈覆辙?笔者看来 , 昔日手机行业大佬们诺基亚、摩托罗拉至今回归道路依然坎坷 , 酷派想要重塑辉煌 , 前路并不乐观 。
文章图片
手里没牌可打的酷派还有机会吗?
今年5月 , 酷派官宣回归中国手机市场 , 并发布了新一代手机COOL 20 。 但酷派的回归首秀显得毫无诚意 , 无论从技术配置还是外观造型都没有任何亮点可言 , 其在天猫旗舰店内的月销仅500+ , 与其他手机品牌的低端机型动辄数百万 , 甚至上千万的销量相差甚远 。 即使当下的酷派拥有所谓的新团队、新资本、新战略 , 但笔者看来 , 这个市场也许没有给酷派太多的机会 。
一方面 , 没有用户基础是当前酷派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 。 诺基亚、摩托罗拉的复出 , 市场还可以打上情怀的标签 , 毕竟在他们风靡的年代承载了时代的潮流 。
而酷派身上 , 当年的辉煌靠的是运营商的捆绑销售 , 并没可以称得上经典的产品 。 十几年后的今天 , 似乎也只剩下廉价、山寨这样的印象 。
酷派的回归之作COOL 20也并没有颠覆市场对他品牌的认知 , 没有用户基础也就意味着酷派的市占率极低 。 众所周知 , 目前国内手机市场主要由小米、OPPO、viva、荣耀四家厂商把持 , 曾经风光无限的华为都有掉队的风险 。 酷派想要3年内重返第一梯队与四巨头比肩 , 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