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柳公权的事例柳公权事例简介:
1、柳公权出生于778年,逝世于965年 。京兆华原人 。宫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 。
2、二十九岁进士及第,在地方担任一个低级官吏,后来偶然被唐穆宗看见笔迹 , 一时机为书法圣品,就被朝廷召到长安 , 那时,柳公权已四十多岁 。
3、柳公权的字在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直受重视,官居侍书 , 长在朝中,仕途通达 。柳公权书法初学王羲之,以后遍阅近代书法,学习颜真卿,溶汇自己新意,然后自成一家,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为后世百代楷模 。
4、柳公权的字取匀衡瘦硬 , 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 , 结体严紧,创造了笔划清劲峻拔,骨力遒健的“柳体”书法 , 自成一派,被世人称赞为“颜筋柳骨” 。
2、柳公权具体作品和贡献主要作品:楷书《玄秘塔碑》、《神策军碑》,行书《蒙诏帖》 , 还有《金刚经刻石》《李晟碑》《回元观钟楼铭并序》《冯宿碑》《玄秘塔》《苻璘碑》《刘沔碑》《魏公先庙碑》《高元裕碑》 。柳公权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唐代书法家、诗人 。历仕宪、穆、敬、文、武、宣、懿七朝,官至太子少师 , 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 。咸通六年卒 , 享年八十八岁,赠太子太师 。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 , 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 ,
3、柳公权成为书法家扩句1、柳公权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成为一代伟大的书法家 。
2、柳公权凭着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书法家 。
3、柳公权经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终于成为一名书法家 。
4、柳公权每天都坚持练习书法 , 最后终于得到了回报,成为了一个众所周知的书法家 。
4、柳公权楷书特点1、柳公权书法特点,他的书法结体遒劲 , 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 。刚从艺宴商城那里看到以下几点:柳公权楷书的笔法劲练、稳而不俗、险而不怪、老而不枯、润而不肥、仪态冲和、遒媚绝伦 。笔画均匀硬瘦、棱角外露、富于变化、避免单调重复 。横画大都方起圆收、骨力劲健、起止清楚、短横粗壮、长横格外瘦长,神采清秀 。竖画顿挫有力、挺劲瘦长、凝练结实、撇画锐利,捺画粗重稍短而踢起 , 用笔干净利落 。总体上内敛外拓、中宫收紧、四肢开展 , 于严谨中见疏朗开阔的风姿 。
2、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 , 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 。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 。历仕宪、穆、敬、文、武、宣、懿七朝,官至太子少师 , 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 。咸通六年(865年)卒,享年八十八岁 , 赠太子太师 。
【关于柳公权的事例】3、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 , 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自创“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 , 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美誉 。
4、个人著作 。柳公权亦工诗,有出口成章之才,文宗称其“子建七步,尔乃三步焉” 。《全唐诗》有其存诗五首 , 《全唐诗外编》存诗一首,《全唐文》、《唐文拾遗》亦有收录其作品 。
- 葱爆牛柳如何做
- 关于前什么后什么的成语
- 有啥关于树木的谚语
- 关于狗狗吃南瓜子的问题
- 柳絮过敏会引起发烧吗 对柳絮过敏怎么预防
- 关于丁针菇的做法怎么样做才好吃
- 关于舞蹈教师的格言
- 柳宗元生平简介及主要作品
- 关于微笑的简短小故事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全文译文及赏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