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1、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1、皂角刺禁忌:痈疽已溃人群不宜服用皂角刺;孕妇忌服皂角刺 。
2、皂角刺功效与作用:皂角刺具有消肿拔毒的效果,此外也具有行气理气的作用,达到活血祛瘀的效果,一般在治疗闭经的过程中 , 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 , 能够达到行血行气的效果,比较适合女性朋友服用,此外也具有抗癌消炎,排毒化脓的作用,在治疗各种不同疾病的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功效 。
2、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1、皂角刺具有消肿拔毒的效果,此外也具有行气理气的作用,达到活血祛瘀的效果,一般在治疗闭经的过程中,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能够达到行血行气的效果,比较适合女性朋友服用 , 此外也具有抗癌消炎,排毒化脓的作用,在治疗各种不同疾病的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功效 。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2、皂角刺虽然说具有非常多的功效 , 但是我们对于它的禁忌事项也一定要了解,因为皂角刺本身就具有中毒的副作用,如果我们没有掌握好正确的服用数量,超过了六克的标准,又或者是大量的服用,那么就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毒副反应,甚至危害我们的生命 。
3、皂角刺的功效1、消肿排脓,皂角味辛温咸,有消肿拔毒 。排脓之功 。《本草汇言》:“皂荚刺,拔毒祛风 , ”凡痈疽未成者 , 能引之以消散,将破者 , 能引之以出头,已溃者能引之以行脓 。于疡毒药中为第一要剂,又泄血中风热风毒,故而风药中亦推此药为开导前锋也 。”
2、搜风拔毒,本品辛成,温 。辛能散,能行血行气,成能软坚散结,温能搜风,活血祛瘀 。托里排胀,常用于厉痈 , 癣疮等证 。
3、行气理气,本品味辛减温,入肝肾经,有行气行血,温经通络,活血祛瘀,催胎衣下行之功,常用于胞衣不下,妒乳,闭经等证 。
4、皂角刺的作用1、它出现在中医的很多经典的外科方剂里面,有很好的消肿、排毒的作用 。比如中医常说的痈疽 , 就是脓包这一类的,它可以促进疮疡、痈疽、脓包,把脓液很好的排出来,所以比如成了脓但是很久不溃破的,经常要用到皂角刺这个药 。
2、现代医学研究它还有抗凝血、调节免疫系统,包括抗菌、抗炎的作用 , 甚至抗肿瘤,另外皮科的方剂也会用到皂角刺这个药 。从现代医学的理论上来说,它有一定的抗过敏的作用,所以过敏性皮炎 , 中医讲的风疹、荨麻诊,都会用到皂角刺这个药 。
5、皂角刺的功效和用量及禁忌1、功效:消肿排脓、去风化痰 。
2、主治:痈疽肿毒,瘰疬,疮疹顽癣,产后缺乳,胎衣不下 , 疠风 。
3、用法:
(1)皂角刺山甲汤 。
材料:皂角刺9克、山甲片10克、马蓝、败酱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15克、两面针、古山龙、半枝莲、半边莲、金银花、连翘各12克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
功效:治肝脓肿 。
(2)附子皂角酒 。
组成:生附子(不去皮)一两一枚、皂角刺二十—根 。
主治:治痛风 , 妇人血风,身上瘙痒 。
制法:上药细锉,分为二处,用好酒二瓶,入上件药,慢火煨,候干至半瓶,再合作—处,用泥密封口二宿即可 。
用法:每次温服一盏 , 不拘时候,无效再服 。
禁忌:阴虚火旺者忌 。
来源:明·《普济方》 。
(3)皂角刺王不留行汤 。
材料:皂角刺9克、丹参、王不留行、半枝莲、半边莲、夏枯草、千斤拔各15克、土鳖虫、地龙、橘叶各10克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
功效:治乳腺增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