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搏杀人类的巨型鸟,竟然也曾温顺如鸡?


这种搏杀人类的巨型鸟,竟然也曾温顺如鸡?

文章图片
图1/2

看到这种鸟类 , 你或许会想到白垩纪的窃蛋龙 。 和外表一样 , 食火鸡的性格也很“凶残”——2004年 , 这种鸟类曾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 “最危险的鸟类“ 。 按常理来说 , 面对这样一种生物 , 人类应该敬而远之 。 然而近日 , 考古学家对一处18000年前人类遗址的发掘成果显示 , 事情好像没有这么简单 。
撰文 | Darren Naish
编译 | 孙琳钰
审校 | 二七
装甲“杀手”
这种鸟学名双垂鹤鸵(Casuarius casuarius) , 又名食火鸡 , 是世界上体型仅次于鸵鸟和鸸鹋的大型猛禽 , 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等地的雨林中 。 它的外形十分炫酷:头颈呈漂亮的蓝色 , 前后长有红色肉垂 , 躯干覆着光亮的黑羽 。 成年食火鸡身高可达180厘米 , 重70~80千克 , 加上其坚硬的顶冠 , 有力的下肢和锋利的脚爪 , 完全具备了一个成年人类的战斗力 。
事实上 , 食火鸡是非常具有破坏力的危险物种 。 攻击状态下的食火鸡奔跑时速可达50千米 , 冲锋猛烈可撞倒小树 。 虽然翅膀退化无法飞行 , 但它们的腿部肌肉发达 , 可跳到1.5米高 。 更为可怕的是它长达12厘米的利爪 , 可以向前踢 , 向下踩 , 轻而易举地将对手开膛破肚 , 一击致命 。
食火鸡是少数被确认杀死过人类的鸟类之一 。 它的首个“犯罪记录”记载于澳大利亚:1926年4月6日 , 一名16岁的少年在打不过食火鸡想跑的途中不幸被追上并被割喉致死 。 在过去的20年里 , 这一物种约有200多次伤人记录 , 受害者非死即残 , 连饲养者也不能幸免 。
乖巧的素食者?
基于现在的理解 , 人类似乎应该对食火鸟敬而远之 。 然而 , 近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考古团队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的一项研究 , 却打破了这一印象 。 他们在新几内亚发掘出了大约18000年前人类屋檐下的食火鸡蛋化石 , 证明那时的人类很有可能已经在圈养这种猛禽了 。 这一发现可能刷新了人类饲养鸟类的最早记录 , 比人类开始驯养家鸡(约9500年前)的时间还要早数千年 。
这可是巨型“杀人鸟”!科学家怀着惊奇的心情审视这些化石碎片 , 想象着当时的场景 。 利用三维成像和计算机模拟 , 考古学家能用约1000片碎片拼凑出完整蛋壳的大致形状 , 并了解不同鸟蛋对应的发育阶段 。 文章的第一作者 , 克里斯蒂娜·道格拉斯(Kristina Douglass)表示:“我们发现的绝大部分蛋壳裂纹规律并且发育比较成熟 , 很有可能曾孵出了小鸡或者被直接食用 。 ”

这种搏杀人类的巨型鸟,竟然也曾温顺如鸡?

文章图片
图2/2

食火鸡的蛋大且呈青绿色 , 孵化过程长达50天并由雄性完成 。 为了保护鸟蛋 , 孵化地点往往选择在僻静有遮挡处 。 在食火鸡严密的看守下 , 古人要怎样取得这种鸟蛋呢?克里斯蒂娜猜测:“当地人应该对环境非常了解 , 以致于能找到我们现在想象不到的办法 。 ”而这也意味着 , 那时候人类就已经拥有与自然相处的丰富经验和智慧了 。
科学家在许多蛋壳上还观察到了灼烧的痕迹 , 可能说明这些蛋是被烹饪过的 。 更重要的是那些没有被吃掉的蛋——它们很有可能继续孵化成了雏鸟 。 尽管我们普遍认识到的食火鸡性格暴烈 , 武力值拉满 , 但从小精心养在身边的食火鸡很可能也会对主人产生依恋 , 或许和家养大鹅没太大区别 。
除蛋壳外 , 研究者还在遗址中发现了一些腿部的骨头 , 证明当时的人类曾确实食用过这种鸟类 , 还收集了它们的羽毛 。 时至今日 , 食火鸡的肉和羽毛仍然是新几内亚地区非常受欢迎的“特产” 。 然而 , 在全球范围内野生的食火鸡已经不到一千只 , 濒临灭绝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