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的民间美食——花生扎


长乐的民间美食——花生扎

文章插图
“亲家舅,扛门杠,爱吃亲姆花生扎,摔蜀倒,头碰亲姆粪桶角。”这一首有趣的长乐民间歌谣曾经在大街小巷这样传唱,歌中所唱的是长乐的民间美食——花生扎。

长乐的民间美食——花生扎

文章插图
据说花生扎的最早出现时间是在公元前475-221年的战果时候,由于当时各地的都是战火纷纷,人人自危,一些稍微有钱的人家为了生命安全,都纷纷逃避,远离战火。在兵荒马乱时期,为了携带方便,有钱的人家就将饴糖、和花生加在一起熬煮后方便携带和食用,这就形成了花生扎的始祖,在12、13世纪,花生扎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希腊欧洲,乃至长乐。

长乐的民间美食——花生扎

文章插图
花生扎,本是一道不起眼的小零嘴,在长乐,却因为其独特的味道而声名远播。之所以花生扎能够在坊间长盛不衰,成为市民们喜爱的传统食品,或许是因为焦糖中蕴藏着童年的味道,又或者能从花生仁中咀嚼出淡淡的乡愁。
长乐的花生扎也是在灶糖灶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花生扎味道香甜,可以让灶公、灶婆上天讲好话,也期盼着在新的一年里,日子过得甜甜蜜蜜。

长乐的民间美食——花生扎

文章插图
花生扎,是选取上等花生仁、优质白沙糖、饴糖为主要原料精致而成,花生仁经过烘或炒而熟,再将白沙糖、饴糖(古法为麦芽糖、红薯糖)加热融化,熟花生仁与融化后的糖浆混合,最后经过压制成型、切割,再裹上糯米纸而成。根据添加原料不同,延伸出芝麻酥、核桃酥等。要制作出香酥可口的花生扎,原料筛选相当重要。除了白砂糖、麦芽糖质量达标外,在处理花生仁方面也挺费工夫。花生要挑选颗粒饱满无破损的,倘若脱皮、半片的花生仁混入了,在炒制熟花生仁工序中,就容易出现黑斑和焦味,对最终制作花生酥影响极大。

长乐的民间美食——花生扎

文章插图
在熬制麦芽糖环节,一个多小时里,制作花生扎的人要不停地搅拌着锅里的麦芽糖,制作花生扎的核心技术,都在熬制麦芽糖的工艺中。数百次的搅拌是为了糖水不粘锅,火候至关重要。火候过了,花生扎成品会有烧焦苦味;火候不够,花生酥成品会出现粘连,食用时会塞牙。做好的花生酥晶莹剔透,色、香、味、形具佳,它以配料精良,制作细致,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能存放而著称四方,为民间不可多得的食品。
物以稀为贵。也许因了花生扎精贵,在八、九十年代,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如果有人提一份包装精美的花生扎,那主人肯定会欢喜不已。因为人们都知道,只有尊贵的人才能收到它。自然,对于孩子们来说,那个雪白且精美的糯米纸包裹着的小方块,成了梦寐以求的奢望。有时候,孩子们会趁大人不注意的时,悄悄取块先享受一番,那种甜甜的,香香的味道顿时弥漫在唇齿间,久久未散。
长乐的民间美食——花生扎】花生扎里有家乡的味道,藏着淡淡的乡愁。无论,走到哪里,它都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美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