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滤镜照片被骂上热搜的博主,也听听他们自己怎么说( 三 )
文章图片
【因滤镜照片被骂上热搜的博主,也听听他们自己怎么说】图5/8
来自青岛的博主@新圆圆圆结衣 同样否认过度使用滤镜、扭曲原本风景——在她看来 , 自己的笔记有5张图片 , 有像电影镜头般追求效果的特写 , 也有更偏写实、景点全景和周边环境的照片 , 再加上笔记文字部分里已经说明只能玩10分钟左右 , “说的很清楚 , 就是一个指导大家在野生景点拍照的攻略” 。
除了质疑照片的真实性之外 , 不少媒体和网友指出 , “照骗”可能涉嫌营销——拿了商家的钱、替商家做隐性广告 。
但武汉博主打卡的春山甜品书店店员表示否认 。 “真正来这里看书和吃甜点的人 , 他们不在乎这个东西(热搜) , 他们看中的是我们提供的服务 。 ”
对于被人说是营销 , 杭州博主小徐也坚决反对 , 自己未接过任何的营销推广 。 她表示 , 自己日常是上班族 , 探店拍照只是爱好 , 喜欢随手拍和日常分享 。 事实上 , 小徐提及的咖啡馆当时并未正式营业 , 她拍照当天吃了闭门羹 。
而回应登上热搜的吕小娜 , 则在声明中强调了自己跟商业营销毫无关联 , “因为粉丝可见的少得可怜(小红书仅2000+粉丝) , 所以就这点可怜的粉丝量 , 和我有利益输送的猜测可以到此为止了 。 ”
而据自媒体“劲旅”报道:海南陵水当地知情人士透露 , 蓝房子是某旅拍机构做的拍照景点 , 后来项目黄了 , 小房子也没人维护了 , 并没有什么景区或景点在后面做虚假营销 。
一位熟悉小红书的MCN机构负责人表示 , 作为UGC平台 , 小红书主要由素人博主构成 , 而素人博主的分享内容更多是基于生活体验的纯分享 , 而并非商业营销 。
红网评论则一针见血的指出 , 人们用手机拍照、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分享 , 很少不去考虑光鲜角度或运用滤镜技术 , 初衷不过是更好地表达对美的追求 , 这与营销中的过度修饰美化乃至虚假宣传有本质的区别 。
滤镜与青年文化
大部分年轻人热衷于使用滤镜拍出美照 , 并不是为了商业利益、扭曲原本风景 , 而仅仅是表达对美的追求 。 换个更年轻的词汇就是 , “出片” 。
“出片” , 这是被采访的几位当事人共同提及的词汇 。 所谓出片 , 是年轻人的一种流行语 , 意为可以拍出好看的照片 。
为了“出片” , 博主@新圆圆圆结衣 转变了青岛的每个角落 , “拍照是个人审美和创作的过程”;为了“出片” , 杭州小徐冒着三十度的高温去打卡咖啡店 , 咖啡店没开门 , 咖啡没喝成但“出片”不能耽误 , 不能辜负这晴朗的天气和风景 。

文章图片
图6/8
王花花则认为 , 生活没有那么多“诗与远方” , 更多的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 。 对她而言 , 便是通过相机 , 通过拍摄技巧 , 通过构图把美呈现出来 , 让大家在平凡的生活当中找到一点乐趣 。 “我觉得摄影本来就是一个美化生活的过程 。 ”

文章图片
图7/8
“出片”似乎正在成为年轻人的一种隐藏时尚密语 , 甚至是“强迫症”——不少年轻人去旅行 , 旅途是否辛苦并非首要考虑 , 出片不出片反而是衡量旅途意义的重要度量 。
在小红书搜索“出片” , 前端显示有超过218万笔记——“xxx超出片”“出片神角度”“必打卡出片地”…… 。 出片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强迫症 , 无出片、不旅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