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滤镜照片被骂上热搜的博主,也听听他们自己怎么说( 四 )


“近年来 , 在小红书等平台我们经常看到一个新名词——‘出片’ 。 它是年轻人的一种新生活体验方式 , 意为可以拍出好看的照片 。 ‘出片’的流行 , 某种程度上也代表当代年轻人对美和多元视角的追求 。 ”上述MCN机构负责人表示 。
显然 , “出片”已经成为一种青年文化 , 本身并没有什么可以指摘 。

因滤镜照片被骂上热搜的博主,也听听他们自己怎么说

文章图片
图8/8

正如红网的评论所说 , “各种滤镜技术不过是数字化的化妆术而已 , ” 。 问题的关键是 , 制造“滤镜效果”的意图和指向 。 景点或自媒体账号用虚假美图进行营销 , 误导消费者 , 必须旗帜鲜明地谴责和大力度规范整治 , 同时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分享景观美图 , 就一定是为了营销 。
小红书声明显示 , 部分笔记引发的舆论 , 其实是一部分创作者实质上提供的拍照方法、“出片”攻略 , 但被认为是旅行指南 , 网友预期和体验出现落差 , 并非外界误解的“虚假宣传” 。
出片是为了好看 , 但如果把出片当成旅行指南确实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落差 。 对于这种落差 , 中山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给出了解决之法:自拍和打卡时代的“受伤” , 主要得靠自愈 , 自愈的关键是 , 持有批判性思维的新媒体素养 。
眼下 , 有关滤镜的热搜很快沉寂 , 遭遇舆论风暴的当事人的生活也将恢复往日的平静 。 当被问及是否继续坚持做内容分享时 , 三个人都给出了肯定的回复 。
武汉博主王花花更是快速更新了笔记 , 回顾了自己六年探店经历的同时 , 笔记用一句话落底:
“我还是想告诉大家 , 探店本身是件快乐的事 。 我也会持续且用心分享 , 希望未来的自己能依旧怀有创作热情和初心 。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本刊立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