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通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区别 财务通则包括( 三 )


第十九条 企业增加实收资本或者以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转增实收资本 , 由投资者履行财务决策程序后 , 办理相关财务事项和工商变更登记 。
第二十条 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资金 , 区分以下情况处理:
(一)属于国家直接投资、资本注入的 ,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增加国家资本或者国有资本公积 。
(二)属于投资补助的 , 增加资本公积或者实收资本 。国家拨款时对权属有规定的 , 按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 , 由全体投资者共同享有 。
(三)属于贷款贴息、专项经费补助的 , 作为企业收益处理 。
(四)属于政府转贷、偿还性资助的 , 作为企业负债管理 。
(五)属于弥补亏损、救助损失或者其他用途的 , 作为企业收益处理 。
第二十一条 企业依法以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债务资金的 , 应当明确筹资目的 , 根据资金成本、债务风险和合理的资金需求 , 进行必要的资本结构决策 , 并签订书面合同 。
企业筹集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 , 应当遵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自有资本比例及其他规定 。
企业筹集资金 , 应当按规定核算和使用 , 并诚信履行合同 , 依法接受监督 。

财务通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区别 财务通则包括

文章插图
资产营运
第二十二条 企业应当根据风险与收益均衡等原则和经营需要 , 确定合理的资产结构 , 并实施资产结构动态管理 。
第二十三条 企业应当建立内部资金调度控制制度 , 明确资金调度的条件、权限和程序 , 统一筹集、使用和管理资金 。企业支付、调度资金 , 应当按照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 , 依据有效合同、合法凭证 , 办理相关手续 。
企业向境外支付、调度资金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外汇管理的规定 。
企业集团可以实行内部资金集中统一管理 , 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金融管理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 并不得损害成员企业的利益 。
第二十四条 企业应当建立合同的财务审核制度 , 明确业务流程和审批权限 , 实行财务监控 。
企业应当加强应收款项的管理 , 评估客户信用风险 , 跟踪客户履约情况 , 落实收账责任 , 减少坏账损失 。
第二十五条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存货管理制度 , 规范存货采购审批、执行程序 , 根据合同的约定以及内部审批制度支付货款 。
企业选择供货商以及实施大宗采购 , 可以采取招标等方式进行 。
第二十六条 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购建、使用、处置制度 。
企业自行选择、确定固定资产折旧办法 , 可以征询中介机构、有关专家的意见 , 并由投资者审议批准 。固定资产折旧办法一经选用 , 不得随意变更 。确需变更的 , 应当说明理由 , 经投资者审议批准 。
企业购建重要的固定资产、进行重大技术改造 , 应当经过可行性研究 , 按照内部审批制度履行财务决策程序 , 落实决策和执行责任 。
企业在建工程项目交付使用后 , 应当在一个年度内办理竣工决算 。
第二十七条企业对外投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 , 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 , 进行可行性研究 , 按照内部审批制度履行批准程序 , 落实决策和执行的责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