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图片 现金流量表有哪些项目


㈠现金流量表概述
现金流量表: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现金:指企业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
【注意】不能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不属于现金
现金等价物: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 。
㈡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原理
⒈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内容
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根据: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现金净流量 公式设计
【现金流量包括】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现金净流量
根据企业业务活动的性质和现金流量的功能主要现金流量可以分为三类并在现金流量表中列示,即: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是指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有关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产生的现金流量 。
如销售商品收到现金,购买商品支付现金,经营性租赁,制造产品,广告宣传,缴纳税款等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是指与非流动资产的取得或处置有关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如购买股票或债券支付现金,销售长期投资收回现金,购建或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是指涉及企业财务规模的更改或财务结构组成变化的活动,也就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动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如向银行借入款项收到现金,归还银行借款,支付现金,吸收投资,发行股票,分配利润等
现金流量表的格式
指现金流量表结构内容的编排顺序和方式:
将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资料按照收付实现制基础调整计算编制现金流量表 。
调整计算方法通常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
直接法:
1、是指通过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主要类别列示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一种方法;
2.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算点调整计算经营活动产生的先进流量净额 。
间接法:
1、是指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一种方法;
2、以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计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1、可以补充基于权责发生制基础编报提供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某些固有缺陷,揭示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净利润的质量 。
2、现金流量表帮助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包括企业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进而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情况,为其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
3、现金流量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对现金的确认和计量在不同企业间基本一致,提高了企业之间更加可比的会计信息,有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
4、现金流量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降低了企业盈余管理程度,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更好发挥会计监督职能作用,改善公司治理状况 。
直接法:
运用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可采用工作底稿法或T型账户法,也可以根据有关会计科目记录分析填列 。
1.工作底稿法:是以工作底稿为手段,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数据为基础,分别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进而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一种方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