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宠小兽妃 冷血暴君 你好坏 邪恶暴君的笨笨娘亲小说


娘亲离开我们已整整四年了 。每当想念娘亲时 , 总由不得拿出过去的老照片 , 望着穿对襟袄的老娘仔细端详 。那带着鲁西腔的话语宛在耳旁 , 那慈祥亲切的面容宛如昨日 。娘亲的一生朴实勤劳 , 忠厚宽容 , 抚养五子三女一大群孩子 , 管吃管穿 , 还要参加队里的劳动 , 艰苦倍尝 。我印象最深的是娘亲一手拿着窝窝头 , 一手拿着铁锨去修水坝 , 边吃边走 , 风风火火的样子 。由于家里孩子多、条件差 , 粗生粗养 , 做得饭很粗糙 , 穿的衣服也是补丁摞补丁 。记得有这样两件小事 , 至今难忘 。
我在家中男孩里排行老二 , 身体较弱 , 时常多病 , 母亲对我格外关心 。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 , 每到周末放学 , 从赵家河中学赶回家里时 , 母亲总给我开小灶 。说起小灶 , 也就是玉米面掺白面 , 和成糊 , 沾一点油 , 拿小铁锅一煎 , 说是山东煎饼 , 但每次都是破破烂烂、一小块一小块的 , 姐姐常埋怨母亲笨 。刚工作的时候 , 我看到城里人摊煎饼 , 一次一整个 , 也有点嘲笑母亲笨 。做衣服时 , 订布扣子做对襟袄 , 胸前常常突出一大块 , 裤子也是大裆裤 。每当上街看到城里人穿得栓栓正正 , 心里总埋怨老娘太笨 , 常盼着啥时也能像城里人一样穿得栓栓正正 , 这也成为我少年时代心中的一个梦想 。
1980年高中毕业后 , 我第一次高考落榜 , 心灰意冷 , 父亲也给我剃了个光头 , 做下苦(即劳动)的准备 。母亲知道后 , 平生第一次违背父亲的意志 , 并和父亲吵了一架 , 坚决让我复读 。按说当时在家里 , 我作为男孩已经18岁了 , 也算是一个壮劳力 。当时刚包产到户 , 家里正缺人手 , 让我再复读 , 确实是家里一大损失 。但母亲毅然拿着家里的两辫蒜作为礼品 , 带着我步行40公里 , 到张家滩找了个老乡 , 好说歹说让我上了高中补习班 。这个决定也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 一年后我考上了省内一所知名中专 , 参加了工作 , 也成为全村当时唯一吃公家饭的人 。每当想起这件事 , 我就感叹母亲的毅然决然和远见卓识 , 这也成为母亲晚年最自豪的一件事 。
小时候习惯了母亲的唠叨 , 她一边擀面 , 一边溅着唾沫星子说教 , 这很让我倦怠和头疼 。晚年的母亲寡言少语 , 常常一天无一句话 。2010年患上老年痴呆症后 , 更沉默寡言了 , 有时候连老熟人都不认识了 , 但却认得我和妻子 。临去世那两年常常闹着回家 , 一到晚上就拉着我 , 唤着我的小名嚷着回家 。我说这就是家 , 娘说不是 。娘的记忆里的家是那山清水秀的小山村 , 是那几孔半塌陷的土窑洞 , 那才是她魂牵梦萦的地方 。有一次妻子拿平底锅摊煎饼 , 白面香油 , 摊出来的煎饼完完整整 , 香香软软很好吃 , 我拿了一张煎饼给老娘笑着说 , 娘啊 , 你看这个煎饼 , 你再看小时候你给我摊的煎饼破破烂烂的多难吃 。娘一时无语 。妻子说:“你傻呀 , 咋能怨娘!小时候你们吃的煎饼是玉米面多白面少 , 用的尖底锅 , 放一点点油 , 现在放多少油!”我一想恍然大悟 , 原来是条件差 , 不是老娘笨啊!回头再看娘亲 , 老娘竟满脸涨红 , 泪流满面 。唉 , 一不小心又触到了老娘最伤心的地方 , 她的思绪又回到了那缺吃少穿的年代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