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百度用“工程思维”做自动驾驶,无人车累计服务超40万人次( 二 )


你看 , 这就是做工程和做科学在思维上的差别 。 我们的同学受的是科学的training , 就要从第一排名到第100万 , 我工作了几年 , 就知道妥协 , 只排出前1000名就好 。
你妥协了 , 每天有数亿人可以享受information at your fingertips的便利 , 你不妥协 , 就永远只能是一个实验室产品 。
工程思维在实际工作中非常重要 , 也很常见 。 一个近期的例子是自动驾驶 。 用科学思维去做 , 就是一步登天 , 做到L5再去扩规模 , 进行商业化 , Waymo就是这个路子 。 可是很多图灵奖得主级别的人都说 , L5太难 , 再过几十年都不一定能实现 。 用工程思维去做 , 就是循序渐进 , 先在部分场景下实现自动驾驶 。 特斯拉采取了这样一种方法 , 它先做到L2 , 在高速上跟车 , 变道 , 在停车场实现自动泊车等等 。 这个路子成功了 , 市场非常接受 , 车子大卖 , 每天无数的人开着特斯拉的车子为他们免费采集各种数据 , 特斯拉因此有了无人比拟的超大规模的自动驾驶相关数据 , 所以投资者都认为特斯拉做成无人驾驶的概率更大 。 与此同时 , 特斯拉还靠卖车赚了不少钱 , 形成了良性循环 , 汽车工业也因此出现了百年未遇之大变局 。
特斯拉的路子是一种工程化的思维逻辑 , 是对一个科学问题的妥协 , 是自动化程度的渐变 , 从L2希望逐步迈向L3、L4、L5 。 但这是不是唯一可行的渐变方式呢?
我们认为还有一种渐变方式 , 就是自动驾驶行驶范围的渐变 。 现在在任意场景下的全无人驾驶做不到 , 全国500万公里的道路上 , 一步登天实现无人驾驶做不到 , 那么能不能先从那最简单的5万公里、10万公里做起?技术上在人车混行比较少的地方 , 在大家都比较遵守交通规则的地方 , 在红绿灯设置比较合理的地方 , 已经可以实现全无人驾驶了 , 我们可以在这些地方先跑起来 , 在实际运营的过程中不断学习 , 不断提高 , 逐步扩大无人车服务的地域范围 , 这样也能走到L5 。 百度就采取了这样一个渐进式的路子 , 我们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运力公司叫萝卜快跑 , 为大家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 今天在北京亦庄、广州黄埔 , 在长沙 , 沧州等不少地方 , 普通用户都是可以打到萝卜快跑的无人车的 , 而且很多时候还免费 。 今天 , 我们的无人车已经累计接待了超过40万人次 。
知道把难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 , 知道妥协 , 知道循序渐进 , 我认为是工程化思维和科学化思维的主要区别 。 我们的教育科学化思维多 , 工程化思维少 , 希望北大新工科能在这方面多重视 , 多培养有工程化思维的人才 。
当前 , 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 , 技术应用之快超乎人们的想象 , 新工科建设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
去年 , 我曾提出过一个判断:未来十年 , 人工智能领域将有八项关键技术 , 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 分别是自动驾驶、数字城市运营、机器翻译、生物计算、深度学习框架、知识管理、AI芯片和个人智能助手 。 这八项技术的突破 , 将会广泛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 这是我深信不疑的 , 而这八项技术也将是百度坚定投入的方向 。
技术成果的诞生 , 源于百度多年来对技术的压强投入 。 作为一家以技术立身的企业 , 百度连续多年保持着超过15%的研发投入强度 , 去年核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达到21.4% 。 我曾经说过一句话 , 有1块钱的时候 , 我们会投进技术里;有1个亿 , 我们会投进技术里;有100个亿 , 我们还是会投进技术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