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规律 语言文字运用包含的内容有( 二 )


i.对比的作用:①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②鲜明地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和感情;③给读者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 。
j.反复的作用:①强调突出所反复的内容;②一唱三叹,能加强节奏和抒情效果;③间隔反复还有串接问句文段、连接内容、分清层次的用处,能够不断强化内容 。
k.借代的作用:①突出特征,强调重点,增强形象性;②委婉含蓄,幽默俏皮;③有时具有回避掩饰的作用 。
2.主观题答题规范
点明手法+具体分析+表达效果
三、分析标点符号的作用
1.知识总结
a.省略号:
①省略号的普通用法
(1)表示引文、列举的省略 。
(2)表示话未说完或说得断断续续 。
(3)表示思维的进行或跳跃 。
(4)表示声音的延长 。
②省略号的特殊用法
(1)省略号的前面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时,一般要先在句末注上标点符号,后用省略号 。
(2)省略号就是表示“等”“等等”,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当列举的各项和省略的部分共同充当某一词语的修饰限制成分时,省略时只用“等”,不用省略号 。
(3)省略号后面一般不再加点号,但有时为了分清结构,表示不与下文相混,也可加点号 。
b.破折号
1.表示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
2.破折号还表示语意的转换、跃进或语音的中断、延长
3.事项列举分承,各项之前也用破折号
4.文章的副标题之前可用破折号,起注释作用
标点符号辨析-省略号vs破折号
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可表示语言中断,区别是:破折号表示语言戛然而止,省略号则表示余音未尽 。
c.冒号
表示提示性话语后或总括语前的停顿 。
1.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也用在“某某说”后面,提示下面是某某的话;用在“例如”后面,表示引起下文 。
2.用在总提语之后,让读者注意下文将要分项来说 。
3.用在总括语之前以总结上文 。
4.用在“说、是、证明、例如、如下”等动词之后,表示提起下文 。
5.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或分句之后 。
6.时、分、秒的分隔符号用冒号 。
标点符号辨析-冒号VS破折号
同为解释说明作用时,两者的区别在于:
(1)总说与分说的关系不同 。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 。若分说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则应用破折号 。
(2)凡是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 。而用冒号表示总说与分说的句子则不能把分说部分删去 。
(3)从语气方面分析,用冒号表示总说与分说时,中间的停顿时间较长 。而用破折号表示注释时,则没有停顿时间或停顿时间很短 。
d.括号
1.括号的普通用法
(1)用来表示文中的注释或补充 。.
(2)括号还用在次序语的外面,如(一)(二)(三),(甲)(乙)(丙),这时它和顿号的作用相同,括号后头不能再用顿号 。
【语言文字运用规律 语言文字运用包含的内容有】2.括号的特殊用法
句内和句外括号的运用是不相同的 。
(1)句内括号:指注释或补充说明句子中一部分词语的括号,紧贴被注释、被补充的词语后;括号内是词语不用点号,是句子不用句末点号 。
(2)句外括号:指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括号,放在被注释、被补充的句子末尾的点号后;括号内标点符号正常使用 。
e.问号
1.问号的普通用法
(1)反问句和设问句的末尾用问号 。前者只问不答,要表达确定的意思已包含在问句里;后者自问自答,以期引起读者注意 。但二者均是疑问口气,因而句末都用问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