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衫、高工资、低情商、加班熬夜……程序员真的是这样吗?( 二 )



▲程序员老白的“玩具” 。 受访者供图
我大部分同事都这样 , 没事儿干找两根电线 , 几个电容电阻的搭个音响 , 就可以嗨起来 , 多省钱 。
一个没法反驳的事实是 , 我们大部人确实话很少 , 所以我接受采访时 , 宁愿打字聊天 , 你让我语音或者打电话 , 估计只会“嗯、啊”的 , 不知道是不是长期打交道的计算机语言与人类语言发生了对冲 。 跳槽这么多次 , 我拒绝了一些管理者岗位 , 说话太多 , 我不擅长 , 我只愿意安心码好我的代码 。
职场压力写在码农们的脸上、头顶上 , 还有颈椎腰椎上 , 我身边的70后同事基本每天都贴膏药 。
但好在硬件开发对 “老年人”还是相对友好的 , 当然我指的“老年人”是四十岁以上的 , 我身边大部分同事都这个年纪 。 这让我觉得自己还是个小年轻 , 工作毫无忧虑 , 现在全球闹芯片荒 , 芯片是风口产业 , 猪站在风口都能飞起来 , 何况我呢 。
说实在的 , 程序员是有“科技改变生活”和“科技改变世界”理想的 , 除去我们自己的现实生活 , 我们是在努力为这个行业更好奋斗着的 。
老白就是你们想象中穿格子衫的“典型程序员” , 压力大、社交差、加班严重 , 日子枯燥 , 我们结婚快7年了 , “刮胡子的泡沫在哪里”这句话他竟然还问的出口 。
我经常吐槽他 , “除了码代码你干啥啥不行 。 ”
但老白也有梦想 , 他打算45岁就彻底告别代码 , 开个店去 , 卖啥不重要 。
我一直喜欢着我的职业 , 每次回云南老家 , 家里人都爱让我修手机 , 说“信号不好你给看看 。 ”我表面波澜不惊 , 内心狂笑 , “哈哈哈 , 我给你修?没准儿这bug就是我给你埋的 。 ”
格子衫、高工资、低情商、加班熬夜……程序员真的是这样吗?
文章图片

▲徐皓阳晒出野钓上来的鲤鱼 。 受访者供图
━━━━━
如果不努力 ,
哪个行业到了35岁都有可能被淘汰
徐皓阳 男 90后 软件开发 从业4年 成都
2020年4月 , 在北京做了3年程序员后 , 我结束“北漂”生活回到成都 , 爱好也从手游变成了钓鱼 。
钓鱼这件事是我2020年4月结束了“北漂”后上瘾的 , 那之前我在北京做程序员3年 , 前一年半在一家初创的硬件公司做设计 , 后来去了一家软件公司做人工智能 , 房子租在公司附近方便加班 。 下班后的娱乐活动是打游戏以及看视频 , 视频的内容也是游戏 。
我是成都人 , 研究生也是在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读的 , 老婆也在成都工作 , 今年国庆节我们刚刚结婚 。 所以相对于很多从一线城市“退一步”到二线城市的人来说 , 我做这个决定更容易也更顺其自然 。
挺幸运的是 , 我在成都进入了这家国内头部IT企业 , 拿到手的工资在两万到三万之间 , 是在北京时薪水的70% 。 因为公司离家远 , 我依旧在附近租房住 , 但租金只有北京时的20% 。
在北京工作的时候 , 天天晚上9点以后下班 , 周末也会加班 , 所以这么一算 , 多出来的30%的工资不过是用时间换来的 。 而现在 , 除非项目紧急 , 一般情况下加班不多 , 如果就用工资来衡量我的价值话 , 并没缩减 。
但压力的退减显而易见 , 所以我才有了放下手机游戏和视频 , 后备厢里装好钓具说钓就钓的机会 。 且不说北京近郊不太有这样夜钓的场所 , 就算有 , 一坐四五个小时不动地儿 , 不被干扰 , 在北京来说也是件奢侈的事 。 除了钓鱼 , 回到成都后我还重拾起骑行的爱好 。
说来说去 , 还是能腾出来的时间多了 , 生活也更舒适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