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次卖房的经历的看销售定价的方法论//----
----从一次卖房的经历的看销售定价的方法论//----
"multi_version":false
前几天把郑州的老房子给卖掉了 , 到现在还没有收到钱 。 这个过程让我对于定价和谈价的过程有了一次触动内心的亲身体验 , 对在书上学到的一些知识也有了更深刻、更直观的认识 , 所以就总结下来以作纪念 。 \r\n
\r\n
1、定价与成本\r\n
作为卖方 , 说起来定价 , 大多数人都有一个直观的认知:赔钱生意不做 。 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 , 成本加成法是最传统、最简单的定价方法 。 \r\n
但是在商业实践中 , 并非所有的定价都会高于定价 , 我们经常看到商家在处理尾货、促销 , 以及在拓展市场的时候 , 经常会定一个较低的价格 , 甚至会低于成本价也不鲜见 。 \r\n
总体来说 , 成本通常决定定价的下限 , 基于成本定价最简单 , 但并非最佳选择 。 如果基于成本定价高于客户预期 , 就无法形成销售 , 如果低于了客户预期 , 则会丧失了盈利机会 。 \r\n
就以我这次卖房子为例 , 基于成本定价显然是不靠谱的 , 这套房子买的时候才花了27万元 , 即使加上资金成本等一切附加支出也不会超过50万 , 哪怕是按照100万远高于成本的价格卖也远低于市场行情 , 显然也是脑子秀逗了 。 \r\n
\r\n
2、定价与需求\r\n
如果说成本决定了定价的下限 , 那么需求则决定了定价的上限 。 哪怕成本再高 , 超出了客户的购买意愿 , 同样也不可能达成交易 。 因此 , 西方经济学认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 而不是所谓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 \r\n
所以 , 我在决定卖房子以后 , 是花了一番功夫研究了同小区的二手房交易行情 , 结合自己这套房子的情况预估了一个价格 。 比较痛苦的是 , 我们能找到的二手房挂牌信息真假难辨 , 价格有很大的误导性和欺骗性 。 记得在与一个中介沟通的时候 , 他居然为了促成交易 , 编造了一个极低的市场行情价格和近期成交案例 。 \r\n
好在我没有昏了脑袋 , 也并不是特别急迫的要卖房子 , 就没听那一套 。 当然 , 从结果看 , 其实我依然是被引导了 , 心理价位一降再降 , 在这套房子售出后才知道在贝壳手机APP上是可以查阅近一年小区房子的成交价的 , 从结果看卖得不算高 , 但低的也不多 , 就这吧 。 \r\n
基于需求定价 , 也并不是只定一个统一价格 , 处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 , 也是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的 。 有一个名词叫做“撇脂定价” , 说的就是类似苹果手机的做法 , 刚上市供不应求的时候 , 定一个较高的价格获得差异化利润 , 新鲜劲过后再调低价格 , 获取规模收益 , 最后再调低价格 , 收割价格敏感群体 , 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 \r\n
另外一种方法 , 则是先用较低的价格来切入市场 , 迅速实现规模销售 , 获取品牌影响力 , 再逐步提高价格 , 营造买了就赚的客户认知 , 这也是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的普遍做法 。 \r\n
\r\n
3、定价与竞争\r\n
我这次卖房子遇到了一个不利因素 , 即使同小区的高层区 , 有一家大公司刚好在用很低的价格变卖几栋宿舍楼 , 单价比原来的市场价低了2000块钱/平 , 一下子对市场行情造成了很大冲击 。 \r\n
好在我的房子是多层 , 所以在价格谈判的时候 , 我紧紧的抓住这一点反复强调 , 从而确立了产品的差异化特征 , 避免了不利因素对价格的影响 。 \r\n
在定价的时候 , 考虑竞争因素 , 一般有随行就市和竞争定价法两种办法 , 后者显然有利于获得更大利益 , 但要实现这一点 , 就必须跟上面提到的一样采用不同的营销方式 , 树立差异化的产品形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