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网官网 西游记官方网站( 七 )


其实,百回本《西游记》中有关道教的内容,很可能并不是来自于道教本《西游记》,而是来自于当时道教徒对《西游记》的曲解 。前面所引孙绪之文,就说明在百回本《西游记》之前,已经有道教徒在曲解《西游记》 。所谓的“西天者,金方也,兑地,金经所自出也 。经来白马寺,意马也 。其曰孙行者,心猿也”,“白马驮经,行者敌魔,炼丹采药全由心意也”等语,就明显不是西游故事本身所具有的内容,而是当时人对西游故事的评论性内容 。百回本《西游记》的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无疑受到了道教徒对《西游记》的曲解的影响,因而在百回本中外加了不少道教修炼内容和名词术语,以适应这部以描写宗教取经故事的作品的需要 。所以,所谓的道教本《西游记》很可能是并不存在的 。徐朔方先生就认为,所谓的道教本《西游记》,只是“子虚乌有的主观臆测”○29 。
四、鲁府本的删节本 。这种观点是由黄永年先生提出来的 。他认为,现存明代的《西游记》刊本“唐僧西游记本、杨闽斋本”都是百回本《西游记》的删节本,二者删节的文字既有相同处,也有不同处 。这说明“唐僧和杨闽斋本同出于一个已删节过的旧本,而两本在因袭此删节本时又各自再有所删节”○30,并且二者并不是根据世本删节的,而是根据一个共同的删节本再删节的 。这个共同的删节本,就是根据鲁府一百回刊本删节的 。黄永年先生认为“唐僧西游记本、杨闽斋本”有一个共同的“已删节过的旧本”,这种结论是可信的;但是由此认为这个 “已删节过的旧本”就是根据鲁府本删节的,则不免证据不足 。因为鲁府本是不是小说《西游记》,如前所述,都还很值得怀疑 。
五、嘉靖十一年刻本 。这种观点亦是黄永年先生提出来的 。他认为,世德堂本所载陈元之《刊西游记序》并不是“专为世德堂本撰写的”;陈序末尾所署“壬辰夏端四日”,“应是明嘉靖十一年而不是一个周甲以后的万历二十年”;序中提到的唐光禄,不是“金陵唐氏世德堂的主人”,“这‘唐光禄’的唐和世德堂书商之姓唐只是偶然巧合”,“‘唐光禄’的光禄不像是人的字号,而是对光禄寺职官的通称”○31 。
黄永年先生的观点系统地表述了其对《西游记》版本的意见而自成一家,当然值得我们重视,但是却也存在着证据不足的缺陷 。这里的关键问题,就在于弄清陈序中的“唐光禄”,是世德堂的主人还是姓唐的光禄寺官员 。根据相关史料,世德堂的主人的确叫做唐光禄 。台湾谢文华先生指出,《南北两宋志传题评》和《唐书志传题评》,都是金陵世德堂刊刻的小说 。其中《唐书演义叙》云:
因略缀拾其额为演义题评,亦怂恿光禄之志 。书成,叙之 。……时癸巳阳月书之尺蠖斋中 。
《叙锲南宋传志演义》亦云:
光禄既取锲之而质言鄙人,鄙人故拈其奇一二首,简以见一斑,且以为好事者佐谭 。时癸巳长至,泛雪斋叙 。
谢文华先生由此得出结论:这两篇叙和陈元之的《刊西游记序》,“三篇序文不约而同言及‘光禄’一词,由此以观,此‘光禄’若非世德堂书坊主人,则三位序者又怎会留下内容相似之纪录?由此可知,世德堂书坊主人———唐氏,在当时应有‘光禄’之誉,不应与实际官名一概混同”○32 。这种结论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因此,陈元之序中的“壬辰”,只应该是万历二十年(1592),而不是一个周甲之前的嘉靖十一年 (1532),所谓的嘉靖十一年刊本实际上是并不存在的 。
综上所述,《西游记》的佚本表现为四种情况:一是可以确定为《西游记》的佚本的,主要有孙绪所见本、耿定向所闻本、盛于斯所读本、周邸九十九回抄本、周邸百回刊本、吴承恩稿本、世德堂原刊本、前世本等 。二是大致可以确定为《西游记》的佚本的,主要有荆府抄本、词话本等 。三是很可能并非《西游记》的佚本的,主要有鲁府本、登州府本、大略堂古本、道教本等;四是可以确定并非《西游记》的佚本的,主要有蔡金注本、鲁府本的删节本、嘉靖十一年刊本等 。当然,我们以上结论也仅仅是根据现存史料据理而论而已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或许有一天,包括那些我们推测可能并不存在的某种佚本会重见天日 。读到此文的诸君子当留心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